□文/雷养录
今天,在人类赖以生存的地球上,鱼类死亡,森林减少,海水升温;万物和谐的地球正在失去平衡。
海洋的哭诉 200年前自然科学家巴季斯特?拉玛尔克曾说,鱼是取之不足,用之不竭的。但是,他错了。装备现代化的捕鱼船队,断送了生存的希望。南极海域里曾有过又鲜又滑的鲈鱼,当70年代各国捕鱼船队纷纷开进这片水域进行大量捕杀后,如今这种鱼已经不复存在了。而90年代中期15个富产鱼类的公海区,目前已有13个变为荒芜的水域。破坏海洋资源的不仅仅是现代化的捕鱼技术,工业废水排入等人为因素,已使生长在热带沿海淤泥地带的红树群、鱼类产卵处遭到破坏。
“地球之肺”的喘息大片片的森林,常常被人们称为“地球之肺”,它们提供着生物必需的氧气。大约8000年前,大自然赋予人类的森林约有6.2亿公顷。如今,这些原始森林只剩下1.3亿公顷。仅在1980至1995年间,就有1.8亿公顷森林遭到破坏。虽然目前热带森林的砍伐速度已有所减慢,但全球森林面积日益减少已是不争的事实。据估计,今后十年森林面积将减少1370万公顷。
南极的眼泪全球气温升高是近几年科学家们极为担心的问题。南极地带的变化说明了问题的严重性。不久前,轮船首次成功地通过被冰雪环绕的南极罗斯岛。那里的海峡过去一直被聚积多年的冰雪覆盖。船员们立即由喜变忧:在4200平方公里的冰面上冰块断裂,是因为这里的气温比常年高出2.5摄氏度。科学家认为,南极冰雪已开始融化了。
燃气排放被认为是气侯变暖的原因之一华盛顿大学收集了最新资料表明,1996年是消耗地下燃料最多的一年一折合标准燃料达8亿吨,远远超出1992年的5亿吨。其结果是,散向大气层的热量增加。最近10年气象学家的观察显示,大气层变暖是创纪录的。
老虎仅剩下六千只地球上孕育着数千万种动物和植物。生物学家认为,野生动植物群维持着大自然生态的平衡。它们的繁衍生存,促进了土壤改良,水、空气净化。
盲目开发及工业化已导致动物赖以生存的土地面积减少。科学家推测,在热带森林,居住着一千万种动物,由于森林大量被砍伐,每年约有2.7万种动物遭到灭绝。如今,全世界大概只有5种犀牛,总共12500头。老虎仅存数不足6000只。近两千年来,鸟类的1/5已经灭绝。而幸存鸟类的1/5正濒临灭绝的边缘。
生态移民不是出路发展中国家人口的飞速增长,落后地区工业的快速发展,各种工业原料需求的急剧增加,这些变化实际上已成为大自然的巨大包袱。自1992年开始,亚洲经济繁荣国家的耕地每年减少8%。最近几年,全世界有1000万平方公里的土地成为工业进程的牺牲品。在非洲,不少森林让位于风沙。
人口无度地增长及其生态负担的增加,对人类的命运影响极大。一些人由于自然居住条件遭破坏而被迫移民。其中气候变化是他们离开家园的主要原因。据联合国统计,这种生态移民已达2600万人,尚有1.73亿人面临弃家的威胁。
大部分科学家认为,如果人口增长失去控制,地球人口会超出生态允许的界限——120亿。届时,地球的生态环境将遭到严重破坏,约有30亿到50亿人处于饥饿状态,后查不堪设想。