近年来,居住在城市里的人外出回家开门时,时常发现门上塞着一张或一打花花绿绿的上门广告。这些由商家或厂家自己编印的推销护肤品、化妆品、保健药品及各类食品和家用电器的印刷广告,虽有一定的广告宣传作用,但多数人却对它头疼反感,称其为——“都市里的新公害”。
“神奇功效”并非神奇
时下,众多消费者看到电视台和报刊发布的广告后,都惦量再三,裹足不前,唯恐被“不坦诚”的广告蒙骗。可想而知,在此消费心理的支配下,谁还会相信未经有关部门审查批准而私自编印的上门广告呢?笔者居住的楼上,每家防盗门每隔两三天便塞进这样一张广告,内容是服用XX口服液后,可防治“各类恶性肿瘤、血液疾病、肝硬化及腹水、病毒性疾病”等等,这种具有如此“神奇功效”的口服液,真的能防治这么多难治之症?如今恐怕很少有人再相信。对于这种已经失去了引导消费的本意、不切合实际的广告,人们就像躲避沾满病菌的废弃物一样,赶紧将其扔进垃圾堆里。
逃避监督形似“帮凶”
一位外国经济学家曾这样说过:广告的灵魂和生命在于真诚,一旦真诚离它而去,广告便成为假冒伪劣商品登台欺人骗人的“帮凶”。就目前这种见门就塞的上门广告而言,将其大部分比喻为坑害消费者的“帮凶”并不过分。因为这种广告大多是推销护肤品、保健药品和食品的。根据《广告法》规定,做药品广告和保健品、食品广告必须持证到药政部门和食品卫生防疫部门进行申请登记,经批准后方可按《广告法》有关条款发布广告。而许多上门广告未办理有关手续,是一些违法的地下印刷品。由于这种印刷品属于非法印制,且散发渠道广,有关部门难以对其实施监督和制约,所以它的危害也是很大的。一些对其危害程度认识不深的居民,收到上门广告后,闲来无事时便拿来浏览,不知不觉便上当受骗。报载,一些迷信减肥药的肥胖者吃了上门广告介绍的减肥药后,腹泄不止,痛苦不堪。由此可见,这种为假冒伪劣商品做“帮凶”的广告,所做的生意只能是“一锤子”买卖,消费者如果再遇见此类广告,怎会不望而生畏,畏之躲之呢。
“引狼人室”令人忧虑
上门广告之所以被人们称之为“社会新公害”,不仅仅是引人上当受骗,而且还有着“引狼人室”的巨大危害。近年来,因上门广告在门缝中积存太多,盗贼因此判定家中无人,而人室行窃屡屡得手的盗窃案频频发生。据悉,此类案件的发案率逐年上升,这不能不引起我们的警惕。在此提醒各地居民住宅治保人员及居民,应及时将左邻右舍门上不请自来的上门广告进行清除,不要让其成为盗贼上门行窃的线索。
还想告诫商家和厂家,希望你们不要再浪费纸张去印刷这种教人反感的上门广告了。你们这样浪费人力和财力,倒不如将人手和资金投入到产品质量上去。否则,不仅难以树立良好的企业形象,而且最终将会导致更多消费者的反感甚至憎恨,得不上什么经济效益!(祝庆芳)