王某因发明电脑记忆芯片获得大笔专利费,开办了一个现代电脑公司。开办初期营业额大增长,资产净值达千万余元,成了当地有名的千万元大款。没想到王某后来让其儿子经营,招来家族亲朋对公司经营管理,使一些技术尖子拂袖而去,导致公司元气大伤,很快出现亏损,两年后亏损达到700万元,负债300万元。这时王某才认识到家族制带来的严重后果。为挽回败局,他不得不亲自出面,另选贤人。可惜为时已晚,最终破产。这就是一个家族式管理导致的悲剧。
由于我国的这种私营企业,是在多年联产承包的农户和乡镇小企业基础上形成的,因而家族式的经营和管理极其普遍。老婆、孩子、叔、舅、姑姨占据所谓要害部门,唯恐让外人多得一丝利益。这种亲缘管理,虽然做到肥水不流外人田,但随着市场经济的深入发展,竞争加剧,对企业的规模、组织、管理、产品的科技含量要求越来越高,仅依靠家族小圈子,根本无法满足择优配置人才的需要,也适应不了职责分明的现代化管理,更难以严格按执行技能和业绩付酬的分配制度。自然,企业效益难以保证,不流外人田的肥水,也就枯竭干涸,最终谁也得不到肥水。为此,当前的私营企业急需突破这种家庭作坊式的管理观念,以能力为标准招聘员工,以能力为标准论功行赏,升职降级。
只有这样,私营企业才能在新的形势下,加大产品的科技含量,扩大经营规模,甚至实现横向联合,搞集团经营,才能进入新的阶段,从而成为市场竞争中的赢家。
这里的关键问题就在于私营企业家要提高自身素质,开阔视野,提高现代化经营意识。
(樊振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