张高峰是航天四院7414厂二车间大车组组长,车工技师。近20年来,在四院承制的众多军品型号上,留下了他无数的刀痕。他曾多次被评为厂先进生产者、岗位能手,也曾因在某型号喷管加工中创下年加工36台、创优率达98%的佳绩而被四院原党委书记胡建华亲切地称为“喷管专家”。
在某“重中之重”型号加工中,张高峰更是百倍投入,某扩张段属薄壁锥柱形钢件,自研制以来的10年间,产品在形状精度上一直达不到设计要求,变形问题一直是困扰型号研制的卡子难题。眼看着堆在库房里交不出去的产品,张高峰心中真不是滋味。他更明白,这一问题如得不到及时解决,将会直接影响“重中之重”型号的靶场首飞。为此,1996年5月份,他便在同组职工董庆国的配合下会同设计人员主动向这一痼疾顽症发起了攻坚。
为了找正一个基准和定位面,他常常在车床边一呆就是十几个小时,翻来覆去地对产品进行调整、测量。工作中,他根据以往军品加工中积累的丰富经验,大胆采用调整工序、改变卡装、改善工装、增加精加工工艺循环次数等办法,将各种因素对产品造成的变形降低到最小限度。经过与设计人员两个多月的艰苦攻关摸索,难题终于得到了解决,产品变形量一下子由原来的0.3mm以上减小到0.07mm以内,并首次满足了设计要求。此后加工的7台产品不仅无一超差,而且都为创优产品。
作为承担全厂重点型号所有机加任务的大车组,工作极其繁重,加班加点已成了家常便饭。而身为组长的张高峰,除了干好自己的本职工作外,还要考虑全组其它13台床子任务的完成情况,显得更是忙碌。有一次,某重点型号铝裙加工要求非常紧急,但又恰逢某车床加工者回家处理急事不在厂里,小组其他成员又调剂不上来,这时,张高峰便凭着自己平素练就的过硬本领主动顶了上来,从而有效地保证了生产所需。在张高峰的带领下,大车组成为一个能打硬仗的战斗集体。(郭建华)