等待处理…

纤手编织人生路

——记下岗女工姜玉健

2023年10月10日

“做梦也没有想到,这几件东西竟改变了我的一生,改变了我们夫妇的命运。”宝鸡市针织厂44岁的下岗女工姜玉健指着她创办的金台凯华织衣厂生产车间那一件件款式别致的两大类50种成人和儿童汗衫、背心、秋衣、秋裤、格外惹眼。动情地说。

她曾在市针织厂一车间当过挡车工,跑过销售,22年的工龄一月200元还拿不到手。1995年下岗后,她毅然投资20万元,在长寿沟创办了全市第一家私营企业——凯华针织厂。由于她办的厂针织品织得好,大家愿意来这儿购买。时间长了,产品慢慢畅销了,尤其在青海、四川、安康、汉中、兰州等地畅销不衰。

经营收入增加了,可姜玉建想的更多的是下岗后找不到工作的姐妹们,决心尽力地为他们创造再就业的条件。为此,今年以来,又扩大经营规模,先后吸纳安置了市一针24名下岗职工,在厂增设了织布、印花、成衣、销售等五个车间两条生产线。以实际行动回报社会。这些下岗职工按件计酬,月工资一般在400元至700元之间。刘存梅现年45岁,今年6月从市一针下岗后,在家里呆了三个多月未找到合适的活,家庭生活困难。姜玉健先后3次登门把她请到厂里。成为生产一线的主力。由于姜玉健善管理,会经营,现在她的固定资产达到50多万元,占地面积500平方米;年销售收入突破70万元,利税5万多元。

(赵玉良)

上篇:心血换来赞誉
下篇:离岗职工教跳舞三千遍宝鸡
分享到

© 2023 陕西工人报
制作单位:53BK.com

↑ TOP


http://szb.sxworker.com/Img/1998/12/1998120302-1.jpg
陕西工人报
http://szb.sxworker.com/m/content/1998-12/03/288169.html
陕西工人报电子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