阿每
人们习惯把那些在赛场拼搏、摘金夺银的运动员称之为亚运兵团。笔者却不以为然。现如今出现在曼谷赛场内外的除了运动员和他们的教练外,最多的莫过于体育官员和体育记者。作为一个国家的形象代表,笔者以为,他们也应算成亚运兵团成员。在另一个战场上,他们的一举一动,也和运动员一样,展示着中国的风采。由于中国体育在亚洲的特殊地位,加上北京刚刚提出要申办2008年奥运会,因而在曼谷,中国亚运兵团场内场外皆有好戏可看。
好戏之一:睁大眼睛观场内运动员怎样复仇
要是赌博公司开出个赌局:本届亚运会谁是亚洲盟主?那么相信几乎百分之百的人都会毫不犹豫地选中中国。而如此一来,这家赌博公司可能第二天就要关门大吉。那么是不是说中国运动员在曼谷亚运会激不起我等的兴趣呢?非也。单说这复仇的项目就有可能使你大饱眼福。
尽管在最近的十几年里,中国队每每在综合型体育比赛中稳坐老大的位置,但在一些项目上却有过被亚洲兄弟姐妹蒙羞的纪录。上个月在世锦赛上幸运地揽得亚军的中国女排,比赛中输给了两个对手,一个是古巴队,一个就是亚洲近邻韩国队,而韩国在世锦赛上不但连前八名都未进入,反倒险些给中国队推入“火坑”,这“仇”不报,更待何时?耿耿于怀的还有中国男篮,去年亚锦赛上这支亚洲“龙头老大”之旅愣是被韩国队挡在了决赛之外,多年的亚洲冠军头衔丢了,甚至连参加世锦赛的资格也因此被剥夺。这口气能咽下吗?中国兵团中最渴望复仇的莫过干羽毛球队。上届亚运会上他们被剃了“光头”,只得到了7枚铜牌。今年的汤姆斯杯赛中男队又被印尼队拦在决赛之外,旧仇新恨,分外眼红,中国选手肯定会知耻后勇,争取打个翻身仗。
好戏之二:看体育官员为北京甲奥如何“抢分”
当很多人猜测中国会不会提出申办2008年奥运时,北京市在亚运开幕前的半个月提出要申办奥运。消息传来,喜忧交织。忧的是害怕重蹈1993年9月23日以两票之差惜败于悉尼从而痛失奥运主办权的覆辙;喜的是综合国力增强的中国十分自信地再次向世人宣告:我们期待着五环旗在中华大地上飘扬。而选择这一时机作出这样决定,更使人们有理由相信,中国体育官员要借助亚运会这个亚洲的体坛盛事,争取到更多亚洲国家的支持。
人们在反思五年前申办失利的经验教训时,除了因政治原因西方国家联手“抵制”外,还有因为我们的工作没有作得更细而致使本来比较有把握的个别亚洲兄弟临时“转了向”。因而在本届亚运会上,中国的体育官员除了组织好赛场比赛保证蝉联金牌第一外,还有一个职责就是担当起申奥“大使”的角色,积极为北京申奥“抢分”。
好戏之三:试问体育记者还会糊弄咱老百姓吗
在亚运会四十五个项目比赛的帷幕拉开之际,另一块大幕也徐徐拉开——新闻大战。中国各大小媒体也纷纷派出记者编辑来到曼谷,摆出了一个舍我其谁的架势。意欲在获得金牌第一的同时,咱们的新闻报道也不会输给任何人。这对国人来说,绝对是个好消息。不用出家门,就可尽览赛场风云。可笔者却没有这么乐观。笔者听说今年夏天法国世界杯期间,咱们也没少派记者,可有些记者的确不敢让人恭维。躺在旅馆睡大觉,然后,煞有介事地写起了现场目击。甚至有些个记者纯粹是报社公派出去旅游的。好在咱中国没进决赛圈,你爱怎么写,国人也不太在乎。可现在不同了,咱中国在曼谷可绝对是个主角儿,你要再这样糊弄咱,咱老百姓可真不答应了。
运动员有喝兴奋剂被没收金牌之说,足球有踢假球遭处罚之规,不知这玩新闻的记者编辑们假写假编,有没有什么处罚措施。如果没有,笔者倒有个建议:勒令其停笔三年,来个以观后效。如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