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图文/宋宏
赵本山谈“克隆”
“克隆”赵本山的“技术”越来越斜乎,在舞台上明着来,已是家常饭。有人暗地里模拟赵本山的“专利语音”灌制录音磁带,有人干脆“另起炉灶”做起李鬼来了。还有的在赵本山的眼皮底下,打起“袖珍赵本山”的旗号,四处招摇。对此,赵本山“嘿嘿”地笑得很平和:“没办法,人家也是为了赚钱吃饭嘛!中国就一个赵本山,我又没孙悟空的分身术,人家模仿就模仿呗!反正只要老百姓开心就行。”
笔者问有的人模仿你的声音制作黄色下流的段子录音,你是否追究或起诉?
赵本山瞪起了眼睛:“这些人令我很气愤,他们这是污辱人格,扭曲了艺术形象,确实太过不去了,真得说道说道。”
赵本山长了一副乐善好施的热心肠,他除了多次向灾区群众捐款之外,还在青岛认养了10个孤儿,抚养费支付到孤儿生活至18周岁,共需58万元。
梁天:别写人家的隐私
采访点到了一个敏感的话题:梁天的妹妹梁欢嫁给了与宋丹丹解除婚约不久的英达,而梁天与宋丹丹恰巧又在同一个剧组里演戏,会不会很尴尬?
梁天摆摆手:“这个您就别采访了,也没什么意思。可传到有些小报那里,就是没风也能弄出雨来。我很理解一些追星记者的难处,最后实在挖不出来新鲜玩艺儿,便去捉摸起人家的家庭生活、情变、绯闻,以此满足低调的猎奇心理。我希望你们这些写报道的,多做些艺术方面的,尽量不要写入家的隐私什么的。”
范伟坐不改“姓”
范伟说,他的演艺经历既幸运,又顺当。原来是沈阳艺术团的相声演员的他,在1991年的东北三省戏剧、小品大赛中,与王娟合演的《烦恼》出乎意料地首战告捷,在300多名参选人员中,获得了十佳明星奖。打那以后,范伟对这种新的艺术形式的信心和欲望陡增。1993年首次和赵本山正式合作的小品《儿子大了》、《三鞭子》、《红高梁模特队》、《拜年》,连年获得了二等奖的同时,范伟这位配“红花”的“绿叶”,也开始年年出彩,岁岁标新。观众在喜爱赵本山表演的同时,逐渐喜欢上了身边这位矜持、谦恭、稳重但又不乏笑料的“范乡长”。