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文/苏贞
蒋经国在苏联十二年中关于求学、婚姻、就业方面的历史档案1996年解密。莫斯科大学亚非学院教授捷尔基茨基?康斯坦丁(汉名郭杰)到俄罗斯联邦安全局档案室查看了这些档案。
20年代中前期,中国军阀割据,苏联支持其中的两支武装力量:一是有“西北王”之称的冯玉祥,二是南方国民党的孙中山、蒋介石。就实力而言,孙、蒋远不如冯。因此,他们一方面拉拢冯玉祥,一方面创办黄埔军校。1925年,冯玉祥加入国民党,任国民革命军总司令。在这个大背景下,苏联接纳国民党要员的子女去莫斯科孙逸仙大学留学。1925年10月,蒋介石之子蒋经国等20人从海参威坐火车进入莫斯科。当年,蒋经国仅为16岁,而冯玉祥之女冯弗能更小,只有15岁。蒋经国的必修课是:俄文、世界史、中国革命史、马列主义和军事。后来成为中共叱咤风云人物的邓小平也在孙逸仙大学就读。
那时时尚早婚。中国留学生都喜欢同俄国姑娘谈恋爱,而俄国姑娘知道了蒋经国的来头,便把他当成了追求目标。怎奈蒋经国总是置之不理。何因?他早就对冯弗能紧追不舍了。蒋经国爱冯弗能其人还是其身份?也许兼而有之。促成了这桩婚姻,对父辈之间的联盟难道没有裨益?1926年,蒋冯喜结连理。
苏共以蒋介石为友,认为他实行三民主义之后必将在中国推行共产主义。因此对他着力宣传,在报纸上尊其为“红将军”,共产国际主席葛里高利?季诺维也夫也称国民党基地广州为“红广州”。1927年4月初,苏共中央更指示孙逸仙大学在“五一”国际劳动节游行时高举蒋介石巨幅画像通过红场。然而未到“五一”,即4月12日,蒋介石宣布“清党”,与苏共断绝关系。这使苏共感到非常寒心。值得庆幸的是,蒋介石的儿子蒋经国坚定地站在他们一边,以尼古拉?叶利扎诺夫这个名字写下自白书,严厉谴责父亲的反革命行径,同时宣布与他划清界限。此时的蒋经国,已是一个共青团员,狂热的共产主义信徒,正积极争取加入共产党。
使苏联更加寒心的事情还在后头。国民党分裂为“宁汉”两个政权以后,南京方面和武汉方面都竭力拉拢冯玉祥,因为谁拉到他谁就会压倒对方。6月21日,冯玉祥发表通电宣布与蒋介石合作,也在军队中“清党”,也与苏共断交。在冯玉祥军队中工作的邓小平被“礼送出境”,俄国顾问也被遣送回国。
7月份,蒋经国向学校党委会又递交了一份自白书,宣布同冯弗能脱离夫妻关系。在自白书中,蒋经国说:“她(冯)想对我加工(改造思想),我也曾对她加工。”20年代,在苏联无论结婚还是离婚都很容易,只要在“公民婚姻状况登记处”登个记就可以了。这对小夫妻的离散,也是蒋经国向苏共表示的忠心。
蒋经国的功夫没有白费。他在孙逸仙大学一毕业,苏方就将其送到莫斯科军事特种学校受训。1927年年底,又将他转往列宁格勒军事政治大学进修。这是一所专门培养红军将领的高等学府,蒋经国选修了红军军事战略等课程。
1929年,蒋经国参加共产党的愿望得以实现。入党的当天,他又发表了措辞更为强烈的反对父亲的自白书。第二年6月,蒋经国在军事政治大学毕业,斯大林拟派他到中国南方加入中共反对国民党的斗争,但被中共婉拒了。待业4个月后,蒋经国到莫斯科的狄纳莫兵工厂任军事政治教师。次年5月,又奉调到偏僻的索科洛夫协助当地政府推动农村集体化。农民生活很苦,有时一天只能吃上半磅面包,因此对集体化不欢迎。好在蒋经国点子多,又能与他们同甘共苦,为他们谋到不少实惠,居然当选为集体农庄代理主席。1933年初,蒋经国又被调到阿尔泰地区金矿做矿工。在集体农庄工作时面包不够吃,还可以用土豆补充。可这里补充的东西只能是开水!整天饥肠辘辘,还常常要使出一二百斤的力气,实在吃不消!然而也没有别的法子,只好顶着。没多久,他就变得面黄饥瘦。谢天谢地,过了九个月,他被调出金矿,去乌拉尔的第一大城市斯维尔德洛夫斯克担任一个大工厂的报纸主编。蒋经国的俄文水平极高,达到出口成章的程度,报纸办得出类拨萃。
蒋经国的出色工作受到斯大林的赏识。斯维尔德洛夫斯克的蒋经国档案中有这样一段记载:“1934年,蒋经国到莫斯科受到斯大林的接见。回到工厂以后,同事们问他同斯大林谈了些什么,他只说斯大林请他吃饭,红菜汤很好喝。对谈话内容守口如瓶。”
1935,蒋经国26岁,与俄国姑娘蒋方良(中文名)结婚,第二年便有了爱情的结晶——儿子爱伦(蒋孝文)出世。苏方生怕蒋介石暗中派人挟持他们一家去中国,因此安全部门常常告诫蒋方良,陌生人敲门切不可理会。
苏联大镇压期间草木皆兵,蒋经国被无端猜疑。1937年1月5日,他被工厂开除。2月,在市党委会上有人诬告他是日本特务,托洛斯基派。然而,蒋经国却因祸得福。市委书记库兹涅佐夫?米哈依尔对蒋经国非常了解,不但未加处理,还使他平步青云,擢升为市政府组织部副部长。
先一年(1936年)年底,中国发生了震惊世界的“西安事变”,国共两党再度合作。这给蒋经国归国带来了契机。在他任副部长不久,苏共中央决定派他回国协助蒋介石工作,巩固国共合作的成果,同时说服国民政府释放苏联间谍、派驻上海情报站站长雅科夫(前不久在上海被捕,正在汉口服刑)。
1937年3月,蒋经国全家在中共驻共产国际代表团成员康生的陪同下坐火车回国。异国他乡十二年,见到亲人时蒋经国已不能用母语流畅地表达感情,只有那两行热泪在淋漓尽致地诉说人生征途中的酸甜苦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