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报讯 随着人们生活水平的日益提高,精食品吃腻了,不起眼的包谷面、包谷糁等粗粮受到越来越多的城市人的青睐。
12月13日早晨,笔者来到西安市西门和小北门卖粗粮的摊点,小北门外的工农路上卖包谷面包谷糁的就有七处。
一位买包谷面的张姓中年妇女说,以前在农村插队的时候,天天吃包谷面搅团,时间长了胃里直冒酸水,见了搅团就倒胃口。现在生活好了,有十几年没吃搅团,倒怀念起搅团。有时做满满一大锅,把朋友,邻居请来吃。一位买包谷糁的先生也说,白米细面大肉吃久了,也感到单调,需要换换口味,用粗粮调剂一下。
小北门外环城公园人口处卖杂粮的许先生,家住红庙坡,每天早晨都来这儿,从六点卖到九点。他说,秋季新包谷面、包谷糁刚下来时抢手得很,一天要卖好几袋;现在是淡季,一天只能卖多半袋。
“今天这么冷咋还出来?”
他说:“只要有买主,再冷也要来。”
许先生还告诉笔者,做生意也要找“窍”,粗粮年龄较大的人爱吃,每天来公园锻炼的老头老太太较多,锻炼完了顺便捎点回家。这一点没错,很快就得到证实,许先生旁边卖绿豆粉的生意很“火”,不到一小时一袋绿豆粉就被一群老太太“捎”光了。据说拿回去掺上萝卜丝炸丸子。
(焦小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