等待处理…

谁能告诉我是对还是错?

——由价格自律引发的争论

2023年10月10日

面对犹如脱缰野马的价格大战,今年以来,行业价格自律走到了经济生活的前台,价格自律宣言应运而生。9月10日,为制止企业间竞相降价、无序竞争的不良行为,提高企业效益,规范市场竞争秩序,维护国民经济的正常运行,国家经贸委正式下发了《关于部分工业产品实行行业自律价的意见》,作为当前实行自律价工作的指导性文件。围绕行业价格自律,经济界和社会各方面人士众说纷纭,看法不一。

“自律价”该不该“出手”?

一些同志认为,实行行业自律,刹住恶性竞争,已迫在眉睫。国家经贸委陈邦柱副主任指出,目前出现的价格大战,严重影响企业效益,不少行业由于价格大战出现全行业亏损。据财政部统计,1998年1至8月,4.08万户国有企业盈亏相抵净亏损67.2亿元,比去年同期减利增亏321亿元。有些厂长说得更尖锐:“降价竞销,拼的是国有资产和银行贷款。”“靠降价,抢来的只是一时的市场,不可能长久拥有”“这是自相残杀,自己找死!”。也有一些同志认为当前不能笼统地将价格大战当作一盆洗澡水泼掉。他们认为,一方面,从经济规律来看,目前出现的价格大战是商品市场由卖方市场转向买方市场的必然反映,而正常的市场竞争带来的价格下降和一些企业由于生产能力过剩、产品供过于求而引起价格下降,只要不低于成本,是有利于优胜劣汰和社会资源的配置,有利于促进企业产品和行业结构调整的。同时价格竞争是任何国家、任何市场、任何商品从低层次走向高层次、从粗陋走向精细、从从众走向独创的必由之路。另一方面,从企业来看,降价竞争特别有利于它们维持并扩大市场份额。南京师范大学经济法政学院赵仁康院长指出,虽然在此过程中厂商获取的可能只是微利,但却为长期发展争取到主动权。另外,从宏观上看,价格竞争是适应市场竞争国际化的需要,据专家预测,中国将在一两年内加入WTV,届时一批产品的关税还会大幅度降低,还将对我国产品生产产生巨大的冲击。

“自律价”能否“药到病除”?

早在10年前我国的小型拖拉机行业即开始了制订市场最低价的探索。有趣的是,这是一个自发的民间行为,且仅仅维持了1年多。1996年彩电降价期间,也有一些企业曾试图制订一个最低限价,但结果也是中途夭折。对于这次价格自律行动能否奏效,反映不一。一些经济专家认为,随着越来越多的行业自律价的推行,必然在一定程度上缓和价格大战,促进健康有序的市场体系的形成。也有些企业界、经济界包括参加自律承诺的企业心存疑虑,他们认为价格自律难以真正实行,突出表现在“四难”:一是监督处罚难,一般的承诺条款,都有违反者将被罚几十万元的规定,但如果违规者违规所得利益远大于被罚金额时,违规行为也就在所难免了。二是限产难,要实行自律价,就要使供求趋势趋于平衡。要解决这个矛盾,就必须进行限产。但具体到企业,应限多少?是否愿限产?都是一个未知数。国家为了调整纺织业结构采取行政手段进行压锭改造,但仍有少数地方偷梁换柱,不执行国家的政策规定,而要由行业协会组织企业限产,其难度可想而知。三是维持运转难。实行价格自律后,无论是经销商还是消费者都存在观望心态,这样势必影响产品销售,影响正常生产,影响经济效益,在此压力下,一些企业不得不自毁协议。四是行业协会组织难。尽管国家机构改革时重视加强了行业协会的建设,但相当一些行业协会资金不足,力量不够,在行业内影响力很小,调控能力很低。而实现价格自律政府部门不便参与,行业协会要担负起这一职能,显然是十分困难的。

“自律价”违法吗?

基本上所有行业自律承诺都宣称是依据《价格法》制定的。中国农用机械工业协会农用运输车分会制定的《自律价实施细则》第二十八、三十条分别规定:监督小组根据举报,一旦确认某企业违约将在同行业内通报,并由违约企业承担违约一次20万元行业广告宣传费。违约方仍然违法,行业协会将提请国家机械局和公安部取消其产品目录。一些同志对此提出异议,认为自律价中的一些规定是违法行为。无论是《价格法》还是《反不正当竞争法》都有明确的规定,企业不得以盈利为目的相互串通,损害其他经营者和消费者的利益。显然,全国几个企业开一个会,规定一个“最低限价”,并通过行业协会强制要求全国所有企业都来遵守,实际上就是相互串通,操纵价格,是价格垄断,不但违反了现行法律,而且剥夺了行业内其他企业的定价自主权。

“自律价”给消费者带来了什么?

一些同志认为,价格大战受益最多的是消费者。不少消费者认为,“价格战”只是把过高的商品价格拉到能适应工薪阶层消费者购买能力的行动。诚如湖南轻工业专科学校一位副教授所说,工薪阶层靠工资生活,买东西希望价廉物美,他说他退休后工资在工薪阶层中算高了,也不敢买高档的东西,高档商品竞相减价后,一些过去很少涉足其间的工薪阶层人士蜂拥而至。他认为实行行业自律价,实质上是搞行业垄断,必然影响消费者的利益。而国家经贸委贸易司司长邸建凯称,行业自律价不会损害消费者利益。他说,从眼前看,价格越低,消费者从中受益越多,但从长远看,其结果必然会损害消费者的利益。

自律价,政府该扮演什么角色?

一些经济专家认为典型的市场经济,价格是最重要、最经常、最普通的信息,如没有价格的波动,市场经济就不存在了。为此他们建议:价格制定是企业自己的事,政府不宜出面干涉。而实行自律价实质上就是走到政府定价、政府限价的老路子上去,对于市场体系的发育,竞争机制的形成都是不利的。同时,政府这样的干预可能会使相当一部分应该死去的企业继续苟延残喘,也使相当一部分企业丧失追求成本最小化与效益最大化的能力。从某种程度上说,这是一种保护落后的行为。一些专家学者也撰文指出,价格大战的企业以国企居多,它们往往技术创新能力不强,只能一味凭降价取胜,胜不了就继续降,死缠硬打,损失多少都是国家的。这样的竞争偏离于正常的市场竞争,政府自然要进行一定的行政干预。(顾一夫)

上篇:没有了
下篇:西铁警方打击车匪路霸成绩显著
分享到

© 2023 陕西工人报
制作单位:53BK.com

↑ TOP


http://szb.sxworker.com/Content/weixinlogo.png
陕西工人报
http://szb.sxworker.com/m/content/1998-12/16/288514.html
陕西工人报电子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