口文/张凯歌
做父母的如果在身体不适时,童心十足的孩子偎依在跟前,道声问候或端上一杯茶,这些看似平常的关心,定会让人感到无比温馨和欣慰。所以让孩子学会关心人非常有意义。
关心人是种高尚美德,孩子从小学会关心人,对其健康成长和今后的生存很有帮助,尤其在当今开放的社会,学会关心人对融洽各种关系、和谐社交更有益处。
如何让孩子学会关心人?
首先是父母要为人师表。孩子具有模仿的倾向,同事或邻里有困难时,家长要主动帮助解决,陌生人求助时也尽心出谋划策,社会公益活动要积极参与等。在父母的熏陶下,孩子会感到人与人之间的友好和温馨,不知不觉中萌生关心人的品质。
其次,对孩子进行定向培养。光有父母的潜移默化还不够,有必要对孩子进行关心人的教育,如教师病了,带孩子去探望;同学生病在家,让孩子给同学补习功课;家中聚会时,要让孩子为客人分发糖果或端茶;社会募捐时,鼓励孩子献份爱心;野外活动时,教孩子要相互协助等。通过这些具体的事儿,让孩子去关心周围的人和事,让他从中体味关心人的满足感和自豪感。
三、让孩子学会从精神上关心人。关心人并非一定就是物质上的,有时从精神上关心人效果更好,如一句问候,几句温馨的话语,一场倾心交谈等,或许更暖人心。
四、为孩子消除思想障碍。有时,孩子受到社会上坏风气的影响,会认为关心人没意思、掉身价,关心人时抱着功利想法,或不是真心真意地关心人等,对此家长要及时引导教育,让“关心人高尚,只关心自己自私”的思想扎根孩子的心灵深处。另外,孩子是纯消费者,告诉孩子关心人要根据自己的情况,脱离实际的讲排场、比阔气,就失去了关心人的意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