口文/华梅
被称为世界四大文明奇妙的汇合点的尼雅,却在大约1500年前的某个时候,梦幻般突然消失了。如今,尼雅以废墟的姿态埋在世界上最大的流动性沙漠——塔克拉玛干沙漠之中。
1901年,英国探险家、文物大盗斯坦因在塔克拉玛干南部腹地尼雅河下游发现了尼雅废墟。从此,尼雅为世界探险家和考古学家所瞩目。而斯坦因从尼雅带走了700件出土的木牍,上面有对希腊诸神如爱神伊洛斯、智慧女神雅典娜、英雄神海格力斯的描绘。这些盗自中国的珍贵文物至今仍收藏在伦敦大英博物馆里。1993年10月,一位在《华盛顿邮报》作访问记者、新华社对外部的名叫李希光的记者,随同日本僧人小岛康誉资助的中日考察队进入尼雅,进行了自斯坦因以来最大的一次探险。在长20公里、宽7公里的尼雅废墟里,他们发现了72处房屋遗址,7处林荫树遗址,3处城墙遗址,一座古佛塔,一座古桥,一座寺庙,8处墓地。而更多的遗物似乎埋在沙漠下面了。
废墟中心是一座很显眼的佛塔,塔身残缺,下面挖出一个大口子,为盗宝者所为。李希光称它是尼雅的“人面狮身像”。旁边有一座寺庙,则是希腊艺术与佛教艺术融合的范例,人称健陀罗艺术,散布于废墟内的连片木桩,裸露在沙子表面。这是1500年前的房架、门框。有的宅院很大,有过道、雕梁画柱的大厅、居室、畜厩等,清晰可辨。有一个大宅院的门厅里,立着一架木纺车,纺车上还挂着一团未织完的白色丝线。最重要的发现是13具裹着1000多年前中国的丝绸的尸体和30块木牍。几具尸体上有几乎完好无损的头发,多为金色或棕色。有一个年轻女尸,她描了眉毛,两颊的肌肉富有弹性。这些高鼻子、窄脸庞、长型头和金色或棕色毛发暗示这些人是雅利安人种。在尼雅,人们同时看到了西亚的玻璃器皿、希腊的艺术风格、健陀罗的装饰图案、印度的棉织物、黄河流域的锦绢漆器和纸片等。许多学者都认为,尼雅是古中国、古印度、古希腊、古伊朗世界四大古代文明在地球上的一个罕见的交汇点。
尼雅是如何消失的,目前还不得而知。有人认为是由于环境生态恶化、尼雅河下游干枯造成的。也有人从解读到的尼雅部分木牍的内容认为,有个叫苏比士的人令尼雅人特别恐惧,还有一个来自另一个城市大人物发给尼雅国王的命令告知苏比士人人侵的时间与消息。但这座城市在哪里,发命令的人物又是谁,令尼雅人特别恐惧的苏比士人是何人?这还都是一个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