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个春节,过得人禁若寒蝉。开放的市场不但令人眼花缭乱,而且感觉如履薄冰。买回的年货在关键时候往往“拉稀”,叫人尴尬得面红耳赤。注水肉,病死鸡叫人胃口大倒,假“红河”,假“茅台”令人有口难言。满座宾朋,假货现眼,既拂主人盛情,又扫客人颜面,生出几多无奈,几多感叹。
“假不假, 白玉为堂金做马。”只顾捞钱的商人何等精明,包装越来越真,质量越来越假。无怪乎我上当,你也上当。用老百姓的话说, “卖包装”。时值“3.15”之际,重提旧话,重在希望此行动能深入人心常抓不懈,切勿人面桃花昙花一现。 “3.15行动”开展几年来,越来越注重形式与声势,报刊、媒体呼之欲出,使年年彩墨登场的“3.15”有名无实。不仅重形式不重实际,而且“雷声大雨点小”,长此以往,使“3.15行动”的包装越来越“厚重”,而群众受惠越来越淡薄。让老百姓无法叫好,今天的消费者已不像先前的冲动或一拥而上,他们善思考,有头脑,决不会因为你浓妆重抹呼天叫地而伸出“上帝之手”。因此,应把“3.15行动”看做是商家束缚产品质量的准绳,群众监督产品质量的行动,而不是商家促销的手段。
由此而论, “3.15行动”既是一种商业自律的行动,那么,就应常抓不懈,应群起共督,而非昙花一现,这样,您身边的假货才会销声匿迹。
25