等待处理…

陪妻散步(散文)

2023年10月07日

□文/费涵

当暮色四合,初上的街灯托起一片桔红的朦胧时,妻子女儿便又张罗着出门散步的事了。

携妻带女下得楼来,马路上早已车少人稀。晚秋的风兀自吹过,金黄的桐叶便如蝴蝶般打着旋儿飘零。踩着沙沙作响的桐叶,我们一家走向那熟悉的操场,走向那有着优美弧线的椭圆形跑道。

记不清是第几次陪妻散步了。暮色中,黑黑的跑道似乎永无尽头,时逾深秋,疯长了一春一夏的秋草却依然蓊郁,若有若无的街灯照来,更显厚实熨贴。风乍起,草低叶摇,秋虫叽叽,霎时,偌大的操场竟也迷蒙苍茫起来。

对大多数都市人来说,晚饭后趁着星光月色,去街市马路上转转,拟或到郊外田野里走走,不啻是种惬意的休闲。但于我们一家来说,这散步并非仅仅为了闲适,为了调剂繁杂的生活,重要的是为了找回妻子曾经的本能——自由地行走。

那是春天的事了。妻子在一次高空作业时不慎跌落,腰部重创,两腿失去知觉。医院里,一个老中医为她又是药物热敷又是推拿按摩,三个月过去,妻子终于站了起来,但却留下了腰椎间盘突出的顽症。临出院前,老中医嘱咐再三:此病难愈,操劳不得,宜多散步,尤以倒走为佳,持之以恒,每日千米足矣。

我辈于医理不通,医者之言自是视为圣旨,又况老中医之言乎?于是,自此之后,无论阴云皓月,无论蚊虫暑热,亦无论霜下露白,那长长的400米跑道上便有了妻子踽踽而行的身影,也便有了我和五岁女儿每晚必修的功课——陪妻子、母亲散步——练倒走。

腰伤初愈,妻子的腿脚极不协调,莫说倒走,就是正常行走都显吃力。为了早日康复,妻子还是一摇三幌地走向操场,女儿和我一左一右地搀着她:一步,两步,三步;一圈,两圈,三圈。豆大的汗珠从她苍白的额前滚下,我和女儿为她鼓劲加油:再坚持一会儿,坚持就是胜利!妻子看看我和女儿,咬咬牙,一步一步地朝着千米的目标退去

功夫不负有心人。几个月倒走下来,果真应了老中医的话,妻子的腰肢竟然奇迹般地好了起来,长久以来压在我心头的愁云终于漫漫散去。看到妻子的步履由沉重到轻松再到轻盈,有一晚,我忽然心血来潮:何不来场倒走比赛呢?这,一来可以检验妻子腰肢的康复情况,二来也可以活跃一下单调气氛呀。妻子女儿举手应和,于是,我们三人站在同一起跑线,举步向千米大关冲去,不,是倒退而去。

倒走,女儿身轻如燕,小脚丫子自是灵便,妻子刚练就了本领,自然轻车熟路。我虽跑步多年,腿脚硬朗,但这倒走竞赛却还是有生以来第一遭。由于不得要领,走着走着我就掉下队来。在单位我曾参加过中长跑比赛,并自诩为运动健将,今天要是输给妻子女儿,以后怎么再做这一家之主?想到此,我不由抖擞精神,加大步幅,使劲向处在第二位的女儿撵去。可这倒走全然不同跑步,光有体力不行,还得讲究技巧,要挺胸昂首,身体重心要后倾,提膝向后要恰到好处,步伐要匀,既快不得也慢不得。可我为了追上妻子女儿哪顾得上这多讲究,只一个劲大踏步后退,后退。眼看就要追上女儿了,心头一阵窃喜:嗨,姜还是老的辣。可就在我得意的当儿,忽觉脚下一滑,还没来得及反应,只“嗵”的一下,我便躺在了草地上了。妻子女儿在后面看得真切,赶紧跑回来拉我,见我仰面躺地赖着不起,却又禁不住哈哈大笑起来。直到她们一个笑得泪直流,一个笑得肚子疼,我才爬将起来,仔细一看,原来是心急走出了跑道,正好绊在了水泥护道上。妻子女儿为我拂去身上的草叶,于是,我们又继续比赛。妻子在前,女儿居中,我殿后。此刻,一盏雪亮的车灯徐徐扫过,三个大大的剪影便清楚地印在厚厚的草地上了。

妻子的腰肢已经完全痊愈了,但妻子女儿和我每晚依然要到操场去,练练倒走。从春到夏,从夏到秋,日复一日,我们相拥而来,又相拥而去,长长的跑道上写着我们一家的欢笑,印下了我们一家大大小小的足迹。

上篇:图片新闻
下篇:没有了
分享到

© 2023 陕西工人报
制作单位:53BK.com

↑ TOP


http://szb.sxworker.com/Img/1999/3/1999032503-1.jpg
陕西工人报
http://szb.sxworker.com/m/content/1999-03/25/254900.html
陕西工人报电子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