述 杨西英
整理 刘桂萍
18年前初冬的一天,对杨西英来说,是一个不堪回首的日子,她的丈夫王金斗在施工中不幸从楼上摔了下来,经过六个月的抢救才脱离危险,成为一个瘫痪在床的病人。当时,杨西英只有28岁,还有两个年幼的孩子,下面就是她的倾诉。
“他受伤后,单位派人把我从农村接到医院,当时他的头伤的很厉害动不动就停止呼吸,身上插了许多管子。喂饭都是用注射器往插在脖子上的管子里打米汤,单位请了最好的脑科大夫为他就诊,一直到六个月以后才转正常。”
最困难的是出事那年。我是个农村妇女,又没文化,为了护理方便,大字不识的我学会了打针、换药;为了不让丈夫生褥疮,我经常为丈夫擦洗身体,翻动身子,为他端屎端尿,就这,还要忍受丈夫的谩骂,他骂我为啥对他这样好,让他活受罪,还不如让他死了的好,甚至赶我走,让我另找人,当时,我含着眼泪对他说,只要你活着,我就伺候你一辈子,说完夫妻俩抱头痛哭。
“当时,因为我们娘仨都是农村户口,只得吃高价粮,丈夫一个月工资全部加起来也只有60多元。生活困难可想而知,为了补贴家用我每天凌晨3点起床,去扫街道。清晨六点再赶回来,伺候丈夫,打点孩子上学……但是,说我不幸,我实际上也是很幸运的,我在遭受生活的磨难的同时,也切实感到人间互助互爱的真情,多年来,看到我一家生活的比较困难,邻居们经常送来衣服,送来吃的。我更忘不了铁一局三处领导和工会同志。多年来他们更是问寒问暖。一到夏天,工会给我送来电风扇、凉席、避蚊剂、空气清新剂等;严冬为我送来取暖的煤、新棉被等;节日给我家送来米、面、猪肉、水果等;还给我送来电视机、收音机,为我们家解决了农村户口。只因为有了处领导和工会的关怀和照顾,我们才度过那段最苦难的生活。如今,我的一双儿女都已长大成人。女儿已结婚生子,儿子于去年考上警官学校。处工会主席罗建军、副主席孙书鹏等领导亲自上门把1000元钱送到我们家里,并给我们贷款2000元,使我的儿子顺利地走进了大学的校门,前不久,工会又为我的孩子申请办理了助学金。如今,我们家的生活越来越顺当,日子越过越好。丈夫身体状况比较稳定。在我说道的最后,我要说一句,感谢处领导,感谢处工会同志,没有工会同志,就没有我们全家的今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