等待处理…

文化打工族是现代都市里一个庞大而特殊的群体,面临着残酷的生存压力,永远漂泊在都市的边缘。他们代表了一种时代潮流,生机勃勃又愁郁满怀,心灵深处饱含着一腔对自由幸福的憧憬。

跋涉在城市边缘的追梦人

——西安文化打工族扫描之一

2023年10月07日

文化打工族大多散落在各报刊杂志社之间,怀着对文化一种近乎朝圣者的理想,颤颤巍巍地跋涉在文化的边缘。他们对民主、自由的憧憬与渴望,体现了一种新的文化秩序。随着现实的多元化发展,打工必将成为时代的主流。让我们对这个智者的群体作一次肤浅的关注,也许会引发你深深的思索。

阿来:风风火火背后的尴尬

阿来原在渭北一所国防工厂的子弟学校任教,每日清闲地上完课,便沉浸在诗海里,手持诗稿,放浪于青山绿水间。忽一日,平静的生活被打破了,那所子校随同工厂迁入了西安。作为临时人员,阿来自然无法动迁。妻子在一家医院做护士,已怀有八个月身孕。阿来从此赋闲,度过了短暂的吟诗弄文的日子,但经济上的窘迫日益严峻地压抑着他那敏感的神经。妻子所在乡镇医院已停发了3个月的工资。阿来终于在一天,带上了自己的剪贴本,和箱子底那厚厚的一撂荣誉证书,挥泪告别了爱妻。

六月的古城热浪袭人。阿来寄宿在同学家,凭着一张西安地图,早出晚归,开始了他艰辛的求职生涯,但这个崇尚人才高消费的城市将希望的门紧紧关闭。在他快绝望的时候,经一位文友碾转介绍,他来到了一家报社。其实这家财经类报纸,阿来先前也偶尔见过。虽说才发行几千份,但内部的关系错综复杂,人们对阿来呈现出的傲慢和歧视让他不寒而栗。好在他有几千首诗证明自己过人的才华,总编便让他负责保险和金融投资版。

由于这两个领域他比较陌生,只好狠心到书店买了几本书,本已羞涩的腰包更是捉襟见肘了。他在郊区租了一间民房,夜深人静时,他常常站在阳台上张望那孤零零的月牙儿。由于是靠发稿量计算工资,阿来拼死拼活,当最终领得400元钱工资时,他顿感自己的心在流泪。接下来便是发行报纸,一家一家的往报刊亭送。现今的报刊竞争狼烟四起,阿来打心眼里瞧不起自己供职的报社,闭门造车,大部分的摘稿抄稿、无关痛痒的新闻、人情稿、关系稿、这样的报纸与垃圾有何分别呢?但每月要推销一定数量的报纸,阿来便充分发挥当教师时练就的口才,口干舌躁地述说自己的报纸如何如何的好,有时简直声泪俱下,每月便在紧张的组稿、校对、发行中度过了。

转眼一年过去,阿来的孩子已一岁有余。他每每回到小城,那些诗友总将他看作凯旋的将军,众星捧月般地簇拥着,他那时方感到拾回了一点卑微的自尊。朋友们托他找工作,托他发表稿件,他都苦涩地一一答应了。妻子上班去后,他抱着一岁的孩子,泪水冰凉地滴在孩子的脸上。妻子上夜班归来,已是凌晨两点钟了。他将含辛茹苦节俭的100元钱塞到妻子的手中,抱着妻子与孩子,不知作何言语。

妻将他送到车站,他看见妻子在冷风中默默地摆手,他已习惯了这种苦涩。夜深人寂时分,他站在阳台上沉思,一年多迫于生存的压力,竟很少吟诗了。他又坐回昏暗的房间,独对孤灯,独对那一沓厚厚的稿纸,在泪水中写完了一首诗,看罢,复低头化作一声长叹,用火将它点燃。 (黄朴)

上篇:没有了
下篇:我省建立技能型人才库
分享到

© 2023 陕西工人报
制作单位:53BK.com

↑ TOP


http://szb.sxworker.com/Content/weixinlogo.png
陕西工人报
http://szb.sxworker.com/m/content/1999-04/07/255190.html
陕西工人报电子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