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位女作家接受浙江电视台采访,在谈到对上海的印象时说:“这是一座没有英雄的城市,每个人都生活得很平常,很真实,都在竭力创造一种属于自己的温馨和舒适。说上海人会过日子,不如说他们懂得而且尊重生活。”她的那部反映上海风土人情的作品,名字也很平常,甚至有点儿轻飘飘的,叫作《风花雪夜》。
真正的作家对生活永远有着自己独特的理解。
我们总是在讴歌伟大,赞美崇高,颂扬英雄,这当然是无可非议的。长久的平庸和过多的琐碎会导致社会神经的麻木,但是我们是否想到尊重生活呢?尊重每个朴实无华的日子,尊重每个平淡无奇的人。
伟大出于平凡,当属真知灼见,平凡即使造就不了伟大,至少也能强烈地衬托出伟大的灿烂光华,如细浪于海、寸土于山、纤枝于林。
所以,当一位同学抱怨手下办事不力时,我反问道:“要是人家比你还能干,还刻苦,这个总经理的位置还是你的吗?”他哑然无语。
不想当元帅的士兵不是好士兵,这话也许没错,那么甘于扛好枪、站好岗、训练刻苦、作战勇敢的士兵是不是好士兵呢?拿破仑没有回答。我想在经年累月跟着他东征西战、出生入死的士兵面前,这位不可一世的法兰西皇帝永远也无法回答。
试想一下,倘若我们的周围布满了披挂齐整、铁马金戈、目光炯炯、雄心勃勃的勇士,默捻着“了却君王天下事,赢得生前身后名”,一路上奋不顾身,只管冲杀下去,那将是一种何等可笑而又可怕的景象?
况且,多少人曾经高呼着“战无不胜”的口号,全身心地投入到无休止的“七斗八斗”之中,直斗得“英雄辈出”。而那些骇人听闻的“英雄壮举”又造成了怎样的恶果,每个经历过那个时代的人,自当刻骨铭心。
今天,没有英雄的上海创造了经济高速度发展的奇迹,尊重生活的上海人不仅生活得更加有滋有味,而且赢得了别人的尊重。这座市民气息很浓的古老城市告诉我们,谁都有权渴望成功,向往辉煌,追求伟大。但是谁都无权贬低挫折,嘲弄朴实,侮辱平凡。
因为只有尊重平凡,才是尊重生活。
而尊重生活就是尊重我们自己。 (朱景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