文/叶林士
不少新闻媒体上,常常传来大中城市有特价书出售或其他优惠售书的喜人信息。但一看时间,生活在农村或小县城小城镇的人们,不免空自悲叹:吾辈与特价书无缘……有人曾开玩笑说:“特价书是林妹妹,她是不会掉到我们这穷乡僻壤来的。”
有些媒体上赫然标出:定价1280元一套的《资治通鉴》,特价出售时只卖400元;定价690元的《毛泽东评点二十四史》,特价后仅卖180元;定价198元的《中国通史演义》,在特价书市上只要花得起70地元就可买到。至于“一律三折”、“最高五折”的图书,在特价书市上更是比比皆是。这等质优价廉的好书,委实让人动心,即便是囊中羞涩的基层工薪族和名不见经传的乡野文化人,又何尚不想买到一两部呢?!
在科技、文化、卫生“三下乡”活动中,被文化涵盖了的特价书,理应也在“三下乡”范畴之内。可惜的是,又能谁见过这类图书下乡了呢?
其实,农村(包括县城及其乡镇)这个天地再广阔不过了,它理应也是特价书的潜在市场。故向图书发行部门建议:来一次特价书“上山下乡”活动,好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