工作人宋登
正值山重水复,又见柳暗花明。藏匿在桂林的苑冬林是个小聪明。他见陕西方面没啥动静,沉不住气竟异想天开,专门派了个人回西安打听消息,刺探军情。此人刚一行动就触网就擒,老老实实供出了主子的隐居地。狡猾而愚蠢的苑冬林的下场也就不言自明了。
接着,高卫兵在新疆被捕,郭大杰在礼泉落网,7名盗宝犯中的5人被送到了“他们应该去的地方”。
六、三进三出盗宝忙
审讯室里,案犯们一个个垂头丧气,交代他们盗取国宝的过程。审案警官们,一个个听得气愤、不解、痛心。有位警官下来后忿忿地说:“这些壁画主人当草,小偷当宝;丢了是宝,放着是草!”“到处都是不负责任的渎职行为!”话虽说得尖刻,但听听这些巨贼大盗们的供词,谁也不由得摇头叹息了。
始作俑者就是李少营。他那天从老婆手里要过东展室大门钥匙后,捅开“库房”门一次偷出两块壁画。当他从博物馆的东边院墙向外边接应的高晓林递送的时候,笨手笨脚的高晓林弄出了很大响声,连一向胆大的李少营也胆战心惊,但虚惊一场,屁事没有。1992年冬天,李少营又从另一个管理员手中借来东展室钥匙,拿到街上配了一把。这次“迭了大活”(土语,干了大事),一下子弄出去了8张。小偷队伍也从上次的墙里墙外各一人“壮大”了一倍。第三次下手是1993年初夏。这次“迭”了5张。也就在这次搬动壁画木框时,李少营发现两砣灰乎乎的东西。拿起一看,认出是自己戴了多年的一双人造革手套。显然,这是半年前的那个冬夜,自己作案时不小心遗留的。把手套掖在腰里时,他真是又惊又喜又怕,心想这半年如果有人哪怕只进来一次,他李少营怕就不是李少营了!
现实情况要比李少营本人的担心“宽松”得多。唐太宗李世民的宠妃韦贵妃墓,是在1990年春发掘的。埋藏在黄土深处1350多年的色彩妖艳的壁画,一经重见天日,很快就会风化龟裂坍毁。为了把这批具有极高艺术价值的国家一级文物永久地保存下来,陕西省的考古文物专家们三堂会诊,决定采用整块挖取剥离的办法,把它们逐一镶入特制的木板镜框,由昭陵博物馆妥善珍藏。
这些壁画大都是仕女男吏图,是古代艺术家绘制在墓道的草泥加青灰抹光的墙皮上的,揭下时厚度在2毫米到15毫米之间。不但牢固性差,保存时对温度、湿度、光线甚至气流都有严格的要求。关于这些,专家们都是再三强调的。也许其中有些条件,昭陵博物馆的现状不一定能够达到,但起码应当向上级部门提出申报,积极负责地尽些职责。而实际情况呢?正如本文所述,它们在那间所谓的“仓库”里无人管理、无人负责、无人清点、无人打扫……被“主人”们“遗忘”了整整5年!警官们的愤怒是无可指责的。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