等待处理…

女童在人们的爱心中成长

——西安东方机械厂检验工段职工抚养小巧玲的故事

2023年10月07日

7岁的孩子正是天真浪漫的年龄。可巧玲7岁时,也就是1992年8月,她的父亲患肝癌走了,家中只剩下她和患严重精神病一天到晚到处乱跑的母亲。不知所措的孩子吓得嚎啕大哭。巧玲父亲生前单位西安东方机械厂检验处一检工段的领导和同志们帮她家料理完丧事后,看着可怜的孩子不忍离去,他们毅然决定承担起集体抚养孩子的重任。

抚养巧玲最大的困难就是经济来源。她父亲的丧葬费已所剩无几,她的哥哥被工厂照顾由农村来厂上班,本想靠他帮忙照顾妹妹,可他不久就犯事被公安机关拘留,工厂将其除名后不知去向。厂工会将巧玲做为特殊的特困户,经常给予一些补助。检验处、工段先后组织募捐,不少职工还拿来了自己家孩子的衣服和日用品,工厂破例给孩子在女单身宿舍安排了床位,检验工段派1名女青年和巧玲住在一起,照顾她每天的衣食起居,巧玲就这样开始了她的新生活。

转眼间孩子到了上学的年龄,工段就和学校联系,厂子弟小学接收了这个户口还在农村老家的孩子入学,并减免了她每学年的杂费80元。小巧玲来到学校,受到学校和同学们的欢迎,同学们纷纷给她拿来了学习用品。中秋节,杨校长还给她送来了水果和月饼。巧玲上三年级时,董老师担任她的班主任。她看到这个身体瘦弱,性格孤癖,学习成绩落后的孩子,心里很不是滋味。从此,她不但从生活上关心巧玲,挤出业余时间带巧玲洗澡,给她做些可口的饭菜,还激发她的学习热情,给她补习功课,讲解做人的道理,提高她接人待物的能力。现在,巧玲的学习成绩大有提高,每门课考试成绩都在90分以上。

检验工段派来在生活上照顾巧玲的女青年因结婚等原因,换了一个又一个,但她们都在不影响本职工作的同时,尽心尽力地照顾巧玲。这些20岁左右的未婚女青年,像母亲一样,每天为她买饭洗衣,病了带她去医院。晚上为她补习功课,还要在日常生活中教她学会生活,学会做人,帮助改变她从小生活在精神病母亲身边养成的不良习惯。

检验工段人人关心巧玲,爱护巧玲,每到换季或节假日,工段都组织女职工们帮巧玲打扫卫生,拆洗被褥,带她回家过节。几年来,他们为抚养巧玲花了万余元,除了方方面面的补助、资助外,他们多次组织募捐来维持孩子的生活必需。

巧玲在大家的关心爱护下成长起来,今年已经14岁,眼看就要上中学了,随着各方面花费的不断增大,抚养巧玲的困难也会越来越多,但大家从没有想过放弃她,正如抚养巧玲的“第一责任人”赵工长说的,我们再苦再累也要把巧玲抚养到她能够自食其力。

(张秀琴)

上篇:没有了
下篇:广告
分享到

© 2023 陕西工人报
制作单位:53BK.com

↑ TOP


http://szb.sxworker.com/Content/weixinlogo.png
陕西工人报
http://szb.sxworker.com/m/content/1999-04/22/255650.html
陕西工人报电子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