等待处理…

她曾成为一个雪人

——记汉中线路桥隧段工人魏学丽

2023年10月07日

魏学丽是汉中线路桥隧段第二工程队防护班的班长,入路6年来,她在平凡的防护员工作岗位上勇于吃苦、乐于奉献,多次被段、局评为技术标兵、还荣获郑州铁路局“三八”红旗手的光荣称号。

1992年魏学丽从技校毕业后,被分配到汉中线路桥隧段任防护员,她干的工作看似简单,实际十分辛苦,对工作的责任心要求特别强,尤其是施工现场的防护。她每天不但要背上防护备品,提着20多斤重在测速仪,而且还要扛上三、四个减速信号牌,徒步往返十几公里的铁道线路区间,此外,还要随时保证施工现场与车站的通讯联系,并要按规定设置慢行标志和防护设施。山区艰苦的环境不但使她的双手磨出了茧子,而且还磨砺着她的精神。白天,她跟着师傅在区间仔细学习防护动作和标准化立岗;晚上,她又找来业务书籍认真学习规章制度。付出总会有回报。在半年之后的段防护员技术比武中,她以自己标准的接车姿势和处理故障的正确方法取得了防护员技术比武第一名的好成绩。为保证施工和行车的绝对安全,几年来,她摸索了一些强化防护工作,而且还增长了现场的防护距离,使防护距离增加2公里。从而使施工负责人能随时掌握施工地点与相临两站的列车通过情况,在列车通过前10分钟及时采取避让措施。

1997年冬季的一天,该队在巴山至官渡区间更换超长无缝线路。在施工中,其它工班的职工都在隧道里进行施工,而魏学丽的防护位置在隧道口外。大巴山的天气说变就变:刚才还是阴天,一会儿天空飘起了鹅毛大雪。她仍坚持站在雪中工作,准确及时地把列车通过情况报告给施工负责人,并按标准的防护动作迎接每趟过往列车。等到隧道内的职工干完走出隧道时,大地早已白雪皑皑,她也成了一个雪人,手脚已麻木。班组里的姐妹把她搀回驻地,心疼地埋怨她为何不站在隧道口防护时,她说:“大巴山的山高,曲线半径大并且多,瞭望条件差。而我站的防护位置瞭望条件好,来车可以及时通知现场,安全才会更有保障。”

(李晓波崔永宏)

上篇:警惕金融诈骗又出新花样
下篇:“企业再困难也不欠工会经费”
分享到

© 2023 陕西工人报
制作单位:53BK.com

↑ TOP


http://szb.sxworker.com/Img/1999/4/1999042703-1.jpg
陕西工人报
http://szb.sxworker.com/m/content/1999-04/27/255740.html
陕西工人报电子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