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央编制委员会办公室副主任顾家麒称,1988年以来中国历次机构改革不彻底的原因很多,但事业单位改革没跟上是主要原因之一。
去年3月,国务院宣布,除教育和极少数事业单位外,国有事业单位要逐步“断奶”,从此拉开了国有企业、政府机构、事业单位改革“三路并举”的格局。
中国大约设有130万个国有事业单位,拥有约2800万职工。每年支出占中央财政的17%。
与国有企业面临的“钱从哪里来?人往何处去?”的困难有所不同,国有事业单位改革的难点,在于确立新的业务方向、调整组织机构、重建新型的人事制度。
去年底,中科院数学所106名研究员“下岗”,预示着科技界的阵痛已经来临;中国电力联合会由官办事业单位变成了民办社会团体。一时间,不减钱的单位减人,减钱的单位放人,国有事业单位纷纷探索新的出路。
国家信息中心常务副主任刘鹤说,国有事业单位的改革势在必行,但在改革中他感到极大的约束,产权关系的模糊、外部环境的制约等难题一直困扰左右。他说,国有事业单位的改革需要国家确定基本的改革政策和目标模式,财税政策要相应调整。(摘自《扬子晚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