成培德 杨世思 李建忠 孟天龙
春天来到石头河,这里的山更绿了,水更碧了,高入云端的大坝和巍峨耸立的群山浑然一体,也被绿树和山花装扮得更加绚丽迷人了。
走近石头河水库枢纽工程的大坝,我们立刻被眼前这巧夺天工的人造景观和雄伟壮观的自然景色所震憾,此时的石头河水库大坝已与两岸的群山融为一体,漫山遍野的山花和小草点缀其间,恐怕连它们也弄不清哪是山哪是坝了,它们一年复一年地来到这里,只怕是为了这里的建设者增添点情趣,为建设者们送上一片片深情才年年春天到这里。
“苍龙横卧斜峪关,天湖倒映太白峰”,这是人们对石头河水库的赞誉之辞,登上石头河水库大坝坝顶,天湖般地水面碧波荡漾,清澈如故,秦岭山脉就象母亲一般拥抱着这个天使般的孩子。回首北望,八百里秦川良田万顷,沃野千里,一派生机,盎然人间。
就是这个石头河水库,它坝高114米,为亚洲第二大土石坝,总库容1.47亿立方米,发电装机容量2.07万千瓦,灌溉面积37万亩,控制流域面积673平方公里,特别是它每年可向古城西安送去甘甜爽口的饮用水就达1.5亿立方米,占到这座素有水荒之城之称的供水量的70%,使之有效地缓解了水荒给西安带来的困扰。
面对这样一个功勋卓著的水利工程,我们不禁想问,它的建设者和经营者又是一群什么样的人呢!他们是靠什么让天公抖擞,让大地惊叹的呢!带着对创业者的钦佩之情和对守业者的仰慕之心,我们走访了他们,走进了陕西省石头河水库管理局。
周峰,这位毕业于西北农业大学水利系的局长真可谓是科班出身,学水利、干水利,现在又管水利,在水利事业上他如鱼得水,把自己的青春年华和宏伟抱负都一笔一划地写到了石头河水库的发展壮大史上。在谈起石头河水库的今昔时,他更是如数家珍。
他介绍说:“石头河水库管理局是新建单位,自1988年成立以来,我们紧紧围绕水库资源开发这一重点,坚持‘调整结构,拓宽领域,深化改革,稳步发展’的总体思路,走出了一条‘以水兴电,以电促工,综合开发,滚动发展’的经济新路子,经营范围由单纯的农业灌溉发展到目前的城市供水,水电发电、工业生产、旅游服务、物资经销、水产养殖、水利水电工程施工等众多领域,固定资产也由过去的2亿多元增加到现在的近5亿元,先后建成了坝后电站,培训中心,汤峪电站,电解锰厂等十个具有一定规模的经济实体,取得了较好的经济效益。”
周峰局长在谈到他们管理局是如何取得今天的成就时说:“在实践中,我们深深体会到,经济要持续、快速和健康的发展,必须建立在不断提高全员整体素质的基础上,必须引导职工树立正确的人生观、价值观、处理好工作与生活、劳动与享受、奉献与索取的关系,激发职工爱局如家,乐于奉献的工作热情和创造精神。这也就是我们常说的社会主义精神文明建设。”
是的,石头河水库管理局这些年经济得到了长足的发展,他们就是靠了“两手抓”的这个制胜法宝,物质文明建设的发展离不开精神文明建设的这个依托,只有两个文明一起抓才是他们这些取得如此辉煌的成功秘诀。
是的,世间一切事物中,人的因素是第一的,只有做好了人的工作,我们就有了工作的主动权,最大限度地调动起人的积极性和创造性,我们所面对的一切困难就会迎刃而解,群众是真正的英雄,当一个群体的精神面貌得到了改观之后,它所生发出的无穷无尽的力量就是我们事业得以成功的坚实基础。
正象我们在大坝上遇到的一位王姓工人师傅,在讲到石头河的今昔时,这位年过五旬的老工人说:“当年大坝修建时,靠得是人海战术,只有几台推土机,谁也想不到石头河能发展到今天这样的规模,时代发展真快呀!”一席话映出了石头河今昔变化的历史长卷,说出了石头河人面对今日辉煌的感慨。
人们常常说:“灿烂的精神文明之花必将结出丰硕的物质文明之果。”石头河水库管理局的成功之路就十分鲜明地映证了这句话。
“支柱工程、形象工程、人才工程、小康工程、平安工程、楷模工程”,这六大工程是石头河水库管理局为塑造人心,增强全局职工凝聚力和向心力,激发职工群众求实敬业,自觉奉献工作热情而探索的一条适应自己特色的新路子。
1996年和1997年已经有9个基层单位先后进入县级文明单位,1997年管理局又进入了市级文明单位行列,同时还被水利厅命名为“全省水利系统文明单位”,这些成绩的后面,最强有力的支撑点就是“六大工程”形成的强大基础和坚强依托。
精神文明建设是凝聚人心和激发动力的系统工程,是一个企业赖以生存的重要条件和前提。前面已讲到,石头河水库管理局在开展“建家活动”中为职工的精神文明建设投入了100余万元的硬件设施,象蓝球场,多功能厅,图书室,电视机,影碟机,健身器材等等一系列物质条件。而软件的建设与开发,他们则选择了实施“六大工程”,开展以各种活动为载体的精神文明建设,切实塑造一个具有高尚情操,较高道德文化素养和先进思想及世界观的群体,把职工队伍建成有理想、有道德、有文化、有纪律的“四有”新人队伍。
一是以正确的理论引导人的支柱工程。随着水力国民经济基础产业地位的确立,他们深刻认识到要取得新成就,要寻求新的发展之路,要实现企业脱贫,职工致富的目标,必须以思想教育为先导,转变观念,统一思想,用正确的理论引导人,武装人。几年来,他们在全局开展了五次大讨论。首先是邓小平南巡谈话和《邓小平文选》发表之后,围绕“发展才是硬道理”的主题进行;其次是1994年该局被确定为全省水利行业内部企业化改革试点单位后,组织了“事转企势在必行”的大讨论;三是十四届六中全会闭幕后,围绕职工思想观念,精神状态,思维方式,心理习惯和价值取向等五个方面的问题,开展讨论,增强了干部职工对“两手抓,两手硬”认识的自觉性。四是党的十五大后,他们及时组织全局60多名副科级以上干部讨论学习,澄清了对“国有经济”、“公有经济”的认识,逐步清晰了改革和发展的思路。五是《水利产业政策》和省委《两个决定》出台后,在全局开展了“解放思想,更新观念,寻找差距,理清思路,谋求发展”为主要内容的“解放思想大讨论活动”。五次大讨论,一次一个台阶,一次一个境界,全局先后有100余名干部职工撰写思想体会,论文150多篇,其中10余篇被评为优秀论文,为企业的发展奠定了坚实的思想基础。
二是以良好的道德规范人的形象工程。他们始终把“内强素质、外树形象”作为形象工程的归宿点。内强素质,他们重新修定并公布了职工职业道德五章120条,在机关和服务窗口单位推行了岗位职责牌。电解锰厂槽面三班全体职工深入开展岗位攻关活动,不断降成本,提质量,被团省委命名为“青年文明号”;水利干部培训中心抓服务质量成绩斐然,被省物价局授予“特一级店”。1998年夏灌以来,三个灌溉管理站服务到田间,送水到农户,使3万多亩多年从未受水的农田得到了灌溉,灌区群众敲锣打鼓给他们送来锦旗、牌匾近百面。电解锰厂全体职工以高度的主人翁责任感,开展技术革新和节能降耗活动,使每吨锰的成本降低了1850元,在激烈的市场竞争中赢得了主动。外树形象,他们还积极为灾区捐款12000多元,参与了陕西电视台106期的《TV好时光》,参与了宝鸡电视台举办的《97春节晚会》,为宣传石头河水库和展现石头河人风采做了努力。
三是努力培养高素质职工队伍的人才工程。他们先后与省水利学校,眉县党校联办了“小水电中专班”和“经济管理中专班”,103名职工参加,1997已有42人获得了中专和大专文凭。为了使优秀人才脱颖而出,他们还建立了30名科级后备干部,40名经营管理人才,50名技术骨干的“345人才库”。健全了管理、培养、举荐、考察机制,目前已有60多名人才库中的青年干部走上了各级领导岗位,大大改善了结构,加快了中层干部年轻化、知识化、专业化的步伐。
四是脱贫致富的小康工程。几年来,他们千方百计为职工办实事,先后建了4号、6号、7号家属楼,电站母子楼,解决了140多户职工的住房问题。他们还采用人股的办法修建了电站4号机组和万家塬电站,让职工从中获益。97年该局职工人均收入6503元。他们还计划今后每年职工的收入将以不低于11%的速度递增,到本世纪末,职工人均收入突破1万元。
五是营造良好环境的平安工程。通过“二五”普法和“三五”普法,他们组织职工深入开展了“水法宣传”、“十法一例”的学习,进行了《劳动法》的知识竞赛,健全了内保制度,落实了责任,全局已连续四年无刑事违法事件发生,使职工普遍有了安定详和的安全感,实现了“保一方平安”的自标。
六是用榜样的力量鼓舞人的楷模工程。近三年来,该局的灌溉、发电、城市供水,综合经营齐头并进,在工作和生产中涌现出来的先进典型和模范人物层出不穷,其中部级先进2人,厅级先进20多人,局级先进100多人。他们还利用简报、橱窗、版报等形式弘扬先进,广泛宣传先进人物爱岗敬业,求实奉献的时代精神,激动更多的人投入到“两个文明”的建设中去。
陕西省石头河水库管理局下属有十四个基层单位,现有职工近800人,在开展“深入建家”活动中,他们针对管理局大部分基层站、厂居住偏僻,远离城镇,生活单调的实际,首先在认识上取得共识:那就是“深入建家”活动是社会主义精神文明建设和物质文明建设的最佳结合点。搞好“建家”实际上就是把两个文明建设有机的联系了起来。为此,他们制定了“一年打基础,二年达目标、三年进‘家’门”的规划。1990年12月这项活动正式启动,1993年11月就获得省水利厅工会授予的“合格职工之家”称号。规划目标顺利实现并没有让他们止步不前,在以后的这些年里他们常抓不懈,终于在1996年获县级,1997年获市级,1998年获省级“模范职工之家”的荣誉称号,使局里的建家活动迈上了一个新台阶。
八年多的“建家”活动,石头河水库管理局的党政工团各级领导都倾注了大量的心血和汗水。局工会主席王景武在接受采访时说:“我们搞‘建家活动’就是在贯彻工会工作总体思路的大方向上下功夫,把争取党委重视,行政支持,工会主动开展工作做为‘建家活动’的根本;把抓住基本,突出重点,维护职工合法权益做为‘建家活动’的重点;把围绕中心,开展竞赛,为经济建设服务做为‘建家活动’的主要形式;把建立场所,开展活动,丰富职工文化生活做为‘建家活动’的基础;把献爱心,办实事,关心职工生活做为‘建家活动’的落脚点,从而实现了‘建家活动’的步步深入,取得了较好效果。”
局长周峰经常说:“企业是职工的家园,职工是企业的主人”这些年,石头河水库管理局建家活动的蓬勃开展,得到了党委和行政的大力支持,在职工文化体育活动设施不断完善的情况下,还为基层单位职工的上下班通勤配备了车辆,为一线工人修建了洗澡堂。特别值得一提的是,管理局在就业形势十分不好的情况下,仍下功夫解决了本企业职工子女的就业问题,使职工热爱岗位,热爱企业变成一个实实在在的现实。
在与职工的交流中,在参观和寻访工会这些年在维护职工利益所做的工作成果时,我们多次听到了职工满意的谈吐和见到了一个个窗明几净的活动场所……
党政工齐抓共管是石头河水库管理局“建家”活动的特色之一,无论是前任局长张德安,还是现任局长周峰,都对工会工作全力技持,这二位领导还先后于1994年1996年被省水利厅工委授予“职工之友”荣誉称号。还有一个令人感动的细节,在给予“建家”活动以人、财、物大力支持之外,党委书记亲自为枢纽站调谐微波天线的事迹也令职工群众至今回忆起来仍情绪激动,感慨万分。
维护职工合法权益是工会工作的重点,它同时也是“建家活动”的重点。局工会建立以来,他们坚持一年召开一至两次职工代表大会,注重落实职代会的各项职权。凡重大生产经营决策和涉及职工利益方面的重要规章制度,改革方案都要经过职代会审议通过。1997年他们还与企业签订了《集体合同》,1998年,局党委印发了《关于落实党的全心全意依靠工人阶级的方针的实施意见》,这些都充分保障了职工的合法权益,落实了全心全意依靠职工办好企业的根本宗旨。
动员和组织职工开展劳动竞赛,是“建家”活动的中心内容,为了引导职工在经济建设的主战场上建功立业,几年来,他们积极配合行政,结合生产实际,采取不同形式,在劳动竞赛中做到“有组织,有方案,有检查,有评比”,使劳动竞赛常年坚持,成效显著。比如在四号机组的土建和安装中,他们利用劳动竞赛这一形式为职工加油鼓劲,拼搏9个月,领导不离现场,职工连夜奋战,终于夺来了一次试机成功,提前100天并网发电的骄人业绩。
职工活动场所的建设也是管理局这些年“建家活动”的重要方面。职工之家建立了“两室一厅一场”,即阅览室、活动室;卡拉OK厅;蓝球场,满足了职工文化体育活动开展的需要。每年一次的职工体育运动会既展示了石头河职工团结拼搏的精神风貌,又凝聚了人心,增强了企业的战斗力。各种书法、绘画、文艺、体育、演讲活动蓬勃开展,晨练,工间操蔚然成风。这些都使石头河人的精神面貌发生了巨大的变化。
按照市场经济的发展思路,1996年省水利厅将石头河水库管理局定为企业化管理的试点单位,随着经营机制、管理模式、劳动用工、收益分配制度的一系列改革,为了较好地协调劳动关系,维护职工的合法权益,推进党的“依靠”方针的落实,石头河水库管理局工会这些年来积极探索,大胆尝试,走出了一条靠机制,靠制度落实全心全意依靠工人阶级办好企业指导方针的新路。
石头河水库管理局党委《关于落实党的全心全意依靠工人阶级的方针的实施意见》是1998年4月20日印发的,这个《意见》的出台,标志着石头河水库管理局在坚持四项机制,落实依靠方针的工作方面已经走向了一个成熟的阶段。江总书记“在政治上保证,制度上落实,素质上提高,权益上维护”的指示精神也已在制度上有了保障。
建立和完善以职代会为基本形式的民主管理机制。这个机制的建立,为职工参政、议政,履行民主权利提供了机遇和舞台,解决了“桥”和“船”的问题。职工对企业的经营状况,财务收支,重大决策,重大改革方案,特别是涉及自身的切身利益的改革,可以通过职工代表大会这种形式发表看法,提出意见,履行自己的民主权力,较好地表达了职工做为主人翁的意志,使职工的权益、权利、权力都得到了较好保护和发挥。
建立以劳动竞赛为基本形式的生产激励机制。劳动竞赛是溶思想政治教育于经济建设之中的激励性生产活动。劳动竞赛既有利于调动职工的劳动热情,又有利于对职工进行职业道德教育,也有利于培养职工的主人翁精神。近些年来,石头河水库管理局以工会组织为主,坚持常年开展有组织、有方案,有检查、有评比的各类劳动竞赛,并制定了《合理化建议和技术改进奖励办法》,使群众性的劳动竞赛和提合理建议及小改小革活动蓬勃兴起,为企业注入了强大的活力。连续3年的夏灌劳动竞赛,使石头河水库管理局被省水利厅评为“夏灌优胜单位。”常年的群众性提合理化建议和技术革新及技术比武活动有效地促成了一个学业务、学技术、岗位练兵,岗位成才的小环境,并有120多条合理化建议提出,80多条被采纳,有八项技术等新成果得以应用,年创造经济效益20多万元。
建立以平等协商,签订集体合同为基本形式的协调劳动关系机制。1997年5月,他们建立了平等协商,签订集体合同制度。合同明确规定了局与职工双方各自的责、权、利,经广泛征求职工意见,双方代表充分协商,达成协议,经局二届一次职代会审议通过后,由局长代表行政,工会主席代表职工正式签订。两年来,合同履约情况良好,职工劳动、工资、安全、卫生条件等符合合同规定,劳动保护、生活福利指标都兑现,履约率达100%,职工普遍感到满意。
建立以扶贫帮困基金为基本形式的送温暖机制。关心职工生活,开展送温暖活动是我国社会主义企业的优良传统,同时它也是我们党密切联系群众的法宝之一。工会组织做为群众组织,做为职工群众的“娘家人”当然更是义不容辞。他们常年坚持“三必访”制度(职工患病住院必访、红白喜事必访、困难职工必访),每年都对困难职工进行调查摸底,配合行政做好救济帮扶工作。98年,他们又建立了《扶贫帮困基金》,他们还在财力有限的情况下,为职工办理人身安全,家财保险,改善了职工住房、通勤、洗澡、文体活动条件,切切实实地把党和企业的温暖送到了每个职工的心坎上,凝聚了人心,密切了干群关系,增强了企业的向心力和战斗力。
聪明的石头河人在激烈地市场竞争中是如何抓住精神文明建设这个重头戏来上演一出展现风采,激越昂扬的大本戏的,采访中我们不断地探究,不断地寻觅,最终还是找到了答案,那就是:“企业精神这面旗帜成为了每一个石头河人的自觉行动和精神追求。”
“团结拼搏,求实创新,敢于争先,自觉奉献”。16个字字字千钧,句句铿锵。
团结才有力量,团结是铁,团结是钢,一盘散沙成不了气候,团结对一个企业,甚至一个民族,一个国家都至关重要;拼搏才能胜利,敢拼才会赢,舒舒服服干不成大事,轻松安逸必定会丧失斗志,拼了就会无往而不胜。
求实是共产党制胜的法宝,敢于面对真实,善于实实在在干事,说话,才能赢得群众的信赖和支持,才能一步一个脚印地攀上高峰;创新就是前进,安于现状必定会落后,不停步地创造新思想,新境界才能激励人去不断追求,无论是精神的还是物质的,活力就要靠创新去激发。
敢于争先才会不断前进,在人生和社会大舞台上,那些佼佼者永远都是敢于争先的人,跟在别人后面,永远也不会成为事业和命运的主人,古往今来,概莫能外。
自觉奉献是一种境界,近年来有人讲出了一句特平凡的话,但它又特令人回味,那就是“变要我干为我要干!”一种追求,一种理想一旦变成一个人的自觉行为,它所呈现出的活力是用几何倍数的增量去放大的,这一点没有人怀疑。
诠释了石头河管理局的企业精神,我们看出了石头河人的良苦用心,他们选择了这样的企业精神,也就选择一条充满艰险但却有无限风光的奋斗之路。
在这个旗帜的召唤下,石头河人是如何一点一滴,一砖一瓦,一草一木地去美化自己的物质世界和精神家园的呢,我们采撷了几个境头,与大家一起去领略平凡的石头河人的风彩……
镜头一:在只用了半年时间建成投资1000多万元的电解锰厂办公楼里,我们面前的厂长贾文辉木纳憨厚,不善言辞,要不是副厂长闫仓锁侃侃而谈,怎么也想不到在这个创造了陕西“深圳速度”的现代化企业里,230余人年创产值已2300万,年生产电解锰2500吨,在西北地区占老大地位。
镜头二:坝后电站是石头河人自己施工,自己安装“亲儿子”装机容量达1.97万千瓦。在采访中党支部副书记李果强,工会主席邓全宏给我讲了这么一段,令人感叹不已。他们抓生产、抓工作、抓管理有多少经验暂且不说,仅仅一个细节就可以观全局了,说是他们的考核打分细到什么程度,大至“没有及时发现设备重大隐患”,小至“下班后忘了关电灯或忘关水龙头”都在考核之例,可见其严细到了一个什么境界。
镜头三:站在石头河水库的坝顶,枢纽站站长王海介绍其水库的各项经济技术指标时口若悬河,仿佛是在历数自己家的一切:石头河水库1969年开始了勘测设计,1970年向国务院报送任务书、1971……石头河为渭河南较大之流之一,石头河水库坝址位于斜峪关以上1.5公里的温家山……石头河流域年平均降雨816毫米,平均迳流量为4.48亿立方米……当我们问及何以如此烂熟于心时,他讲:干一行,爱一行呗!是谦虚还是自豪,一句话里蕴含了许多,许多……
企业内部活了,效益好了,他们仍不忘回报社会,去年夏天,我国“三江”流域发生百年不遇的洪涝灾害,石头河人心急如焚,干部职工涌跃捐款20000多元……在帮助合阳县西同堤村脱贫致富中,管理局本着“真扶贫,扶真贫”的宗旨,先后投入20多万元修建了田间配套工程及水塔,发展奶牛生产,捐资助学等,收到了良好的效果。
行文至此,余下的篇幅不多了,采访中获得的资料和记录仍有许多还挤不进来,回味采访时那窗明几净的办公楼,还有那一张充满自信的面孔,我们对石头河水库管理局的明天充满了希望。
石头河水库管理局之所以有今天的辉煌,我们想它成功的根本就在于有一个团结务实的好班子,有一个求实、创新、能干的好带头人,今年这个局被省水利厅党组评为98年度“好班子”,授予局长周峰同志98年度“模范带头人”光荣称号,更在于“两手抓,两手硬”这个秘诀,精神文明和物质文明永远是一双孪生的并蒂果,忽视或省略了任何一个,我们取得最后的成功就永远是一个梦!
跨世纪的钟声即将敲响,祝愿石头河人在新的世纪里成功远航!
标题题字:李建忠 题图插图:王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