西安矿山机械厂的王新院,在下料班一干就是20年,20年来他为厂里节省了多少材料无从计算,仅近些年他为厂里节省的钢材就在30吨以上。
下料是矿山厂生产中的第一道工序,直接和原材料打交道,怎样才能最大限度的利用原材料,这里面大有文章。王新院从进厂那天起就虚心好学,很快掌握了气割划线等技术,成为班组不可多得的“多面手”。平时他看到有些人图省事,只用大料,不用小料,有好多可以利用的边角料被白白浪费掉,看在眼里,疼在心里,寻思着如何在保证质量的前提下节约材料的门道。一向性格内向的他从审图开始,仔细琢磨,反复试验,根据原材料的大小归类,再按生产部件的大小统一分派,边干边总结寻窍门,逐步总结出一套“先大后小,先长后短,尽边起线,见缝插针”的划线方法和“大小零件搭配套裁拼接”的节约技巧。
每天下班王新院总是最后一个离开,主动清理现场、将剩下的边角材料分类码放,便于2次利用。天长日久,大家都知道他那收拾有边角料,别的班组有小部件活时,也来到他这儿找。他创造的“套裁拼接方法”下料比较麻烦,费时出力干不出活,有人背后说他是小农意识,小家子气,想不开穷折腾。他却说厂里和咱家一样,再有也不能浪费,虽然我们受点麻烦,费点工时,但和钢材相比,还是钢材值钱,我们少拿点又算得了什么。
(马登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