等待处理…

彩电再次降价的背后

——相关各方采访记

2023年10月07日

彩电市场再刮降价风,短短几日,西安市场各大品牌纷纷亮出降价招牌。商家翘首以待销售高潮,厂家希望带动本已疲软的彩电市场盘活资金。消费者企盼得到实惠。然而,记者在对本市几家大家电经销企业做市场调查后发现,情况并非各方企盼的那样。

各大商厦彩电降价前后销量基本持平,市场反映平淡,降价已不成为吸引消费者购买的“亮点”。一位消费者讲自己并不是因彩电降价才买,是结婚需要。唐城、开元等等家电部也并没有因彩电降价而生意异常火爆,究其原因,除了与经济大环境有关,也与行业间重复建设、盲目竞争有关,由此带来了一系列问题。

据了解全国现有大小彩电生产厂家100多家生产100多个品牌的彩电。这100多个品牌中间又良莠不齐。消费者除过信赖几大名牌产品外对一些小厂的产品质量、性能极不放心。普遍认为小厂产品技术含量低,可靠性差。而一些财力雄厚,科技实力强大的大厂在技术进步、原材料日益更新经济低速发展的前提下就敢掀起降价风,自然会吹翻一些无实力的小广,引起一部分人的下岗,生产设备终遭淘汰,经济损失巨大。对此,长虹驻西安办事处佟经理认为这是市场经济的必然结果。那么全国怎么会建那么多的彩电厂,一是利益驱动,二是地方保护主义。前几年,彩电属紧俏商品利润丰厚,各地一哄而上彩电生产线,陕西就有几家企业转产彩电,明明技术力量、设备不行也在搞,地方政府认定彩电行业是利税大户极力扶持。彩电大厂分设经营,一家分为几家的例子屡见不鲜。残酷的市场竞争,又让这剩下的彩电企业重新寻找利润空间,面对已趋饱和的市场,面对消费者挑剔、迟疑的神情,握得紧紧的钱包,彩电行业只有做出削价的选择。大厂冲上浪尖,小厂抛入谷底,水货、假冒伪劣商品趁机浮出水面,一场行业间自相残杀,近乎内讧的争斗开始了。个别不法商家搞不正当竞争以迎合降价浪潮讨好消费者,采取降低产品质量性能的手法蒙敝消费者,一个老鼠害一锅汤,消费者对彩电降价心存疑虑不敢贸然购买。出于对本地产品的地方保护主义趁机抬头,排斥外来品牌,一块不大的蛋糕几家都想分,分来分去,反而失去了这块蛋糕,彩电市场并非一降就灵,盲目建厂,盲目降价总会付出不小的代价。实习记者赵阳

上篇:四城会“舞台”即将亮相
下篇:图片新闻
分享到

© 2023 陕西工人报
制作单位:53BK.com

↑ TOP


http://szb.sxworker.com/Img/1999/5/1999050602-1.jpg
陕西工人报
http://szb.sxworker.com/m/content/1999-05/06/256008.html
陕西工人报电子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