如今,当你走进企业各单位,不要说去专门的“荣誉室”,就是随便到哪个会议室、领导办公室、机关科室,或是到车间办公室、生产班组以至单位、机关门前,定能见到或多或少的这先进那达标的牌匾。可以说,眼下能标示某项工作成绩的牌匾,能反映单位业绩的奖牌,无处不有处处有,无事不发事事发。
一个单位尤其是效益尚可或稍有名气甚或明盈暗亏的企业、单位,除了内部开展这达标升级那检查评比要发多种将牌外,一年中所获上级和当地政府各部门颁发的或综合或单项的将牌少则几十个多则上百个。有的一个机关职能部门甚至一个人所分管几项工作就得几块将牌,以至于出现了因奖牌太多懒得悬挂或是无处可挂,领回来不得不堆在墙角或扔进仓库的现象。
俗话说,胶多了不粘、糖多了不甜。奖牌太多太滥不但会降低含金量失去吸引力,而且有悖初衷。倒是某些节俭意识较强的老百姓,看见那价值几十、几百甚至上千元做工精细的或镀镍(铜)或铜板等有色金属制作的牌匾多到随处可见、到处乱扔的地步感到可惜。
想想看,对那些一年得几十、上百奖牌,挂而太多弃之可惜卖而不妥的单位、部门,何尝不是一种荣誉包袱和负担呢?愚以为,奖牌不可不发,也不可事事都发,发得太多或是滥发。要知道,奖牌多了也成灾。 (珺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