文·图/华斌
党家村位于陕西韩城市东北约9公里处,它地处泌水河谷,依塬傍水,避风向阳,风景秀丽,环境优美。党家村四合院民居建筑更是独具一格,堪与北京四合院相媲美,被国内外建筑与人类学专家誉称为“民居瑰宝”“东方人类古代传统居住村寨的活化石”。
党家村始建于元至顺二年(公元1331年),兴盛于清雍正、乾隆年间,现保存完好的明清四合院125院,另有宝塔、暗道、祠堂、私塾、看家楼、节孝碑楼等建筑,其村落和民宅建设特点是:选址恰当,布局严紧,错落有致,曲直有序,主次分明,建筑精良,美观实用,风貌古朴典幽,文化气息浓厚。其四合院一般占地四分左右,呈长方形,四周由厅房、厢房、门房四座房屋围成,青砖铺墁,院中央设天心石。以厅房为首,门房为足,左右厢房为双臂。有拟人化寓意。它又以厅房为主,门房为宾,取贵主配贤宾之义,体现了浓郁的礼仪气息。
党家村四合院多为独门独院,也有重院,房屋间数多取单数。房屋建造为砖木结构,青砖墙,灰瓦顶,在建筑装饰上木、砖、石三雕俱全。四合院大门均为走马门楼,建筑装饰十分讲究,气势浑厚、华丽而朴实。门楼两侧饰有博古、福禄、八卦、花卉、人物、禽兽等形式多样的砖雕峙头。门簪、门楣及檐枋木均为木雕装饰。门额题字更为考究,诸如“进士第”“文魁”“和为贵”等等,反映出宅主的政治地位、文化修养及精神风貌。
村东南筑有一座高37.5米,围19.5米的七级楼阁式六角形砖塔,为文星阁,是党家村的标志和一大景观,它始建于清雍正三年(公元1725年),光绪年间重修。在村边立有一座节孝碑楼,为清代雕仿木结构建筑,雕刻精细,虽是封建社会对妇女的一种枷锁,但从建筑结构上讲,具有深厚的历史和艺术价值。
党家村是我国古代传统民居建筑中的一颗璀璨明珠。近年来先后有14个国家和地区的专家学者前往参观,被列为“国际传统民居研究项目”及陕西省“历史文化保护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