等待处理…

为人之道

2023年10月07日

文/梅之

二叔和三叔都在城里当官。村民们常为此感到自豪:“我们村有在政府里当官的,你们村有吗?”很有点阿Q精神。

不过,二叔和三叔虽说是亲兄弟,又都在城里当官,可他们的为人却两途:二叔热情,村民们进城请他办个事,他会全力以赴,三叔冷淡,从不帮助谁,他说那是不正之风;二叔心肠好,村民进城办事,可以到他家借宿,若钱不够花,他会慷慨解囊;三叔正相反,村民莫想住进他家,想借钱?更别费神!

村民们谈论起二叔三叔来,都说二叔人好,三叔没有人味。可是“人好”的二叔直到退休时还是个“正科级”,他得民意却不得官意。而“没有人味”的三叔呢,则官运亨通,一直升到正县级才退下来。他与二叔正好相反:不得民意得官意,仕途通达!

我们这一带农村有“告老还乡”的习俗,哪怕你官至中央部长级,退休了还得回家养老。二叔和三叔退休后,相继回到老家。两人都在村里建了新房。二叔的新房一般化,而三叔的新居却豪华得连城里人都望尘莫及。

起初,村民们一直敬仰二叔,对三叔总有些疙疙瘩瘩的不顺眼,因为他在位时从来不帮助人。可是,自从半年前村里集资修路之后,人们对三叔的看法忽然来了个一百八十度的大转变。

事情是这样,我们村离国道有二百米路程,就因为村里没钱,一段路一直泥泞难行。所以村委决定修一条公路,与国道接轨。修路之前,村干部挨家挨户号召大家集资。二叔倾其家产出资5千,使村民们肃然起敬。谁料,村干部还没上门动员,三叔就派他的儿子送来了现金5万元。5万元!在我们那些贫穷的村民看来,简直是个天文数字。就这么一下子,三叔在村民中的形象霎时间高大起来了:“还是人家三叔气派,出手不凡!”言下之意,二叔太抠门。打那时起,三叔也就一夜之间成了村民心目中的大好人了。而二叔几十年树立起来的“好人”形象立即退居了第二。

我大学毕业后,分在市某机关工作。不知怎么搞的,群众关系挺好,领导关系却难处。那天,我回老家休假,特意登门向三叔求教为人之道。

三叔靠在宽大舒适的真皮沙发上,喝了一口香茶,慢悠悠地说:“人的精力有限,领导和群众,你只能顾一头,不可能两者兼得。群众多,众口难调,即使调好了又如何呢,充其量像你二叔那样讨个好名声而已。领导少,你只要被一个领导赏识,就可以青云直上,像我当年那样。有了官就有了钱,有了钱就好办事。你看,村里修马路,我一甩手出资5万,群众关系一下子彻底改善,你二叔几十年的群众基础顿时如土委地。这就是为人之道啊!”

从三叔家出来,我的脑子好似一钵子浆糊:我最终还是分辨不清,三叔所说的“为人之道”是对还是错?我又应当如何去做?

上篇:图片新闻
下篇:滔天罪行惊全球
分享到

© 2023 陕西工人报
制作单位:53BK.com

↑ TOP


http://szb.sxworker.com/Img/1999/5/1999052102-1.jpg
陕西工人报
http://szb.sxworker.com/m/content/1999-05/21/256433.html
陕西工人报电子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