口文/朱文
“五星·莲花·大桥·海水”是中华人民共和国澳门特别行政区区旗和区徽的图案,它概括了澳门历史地理人文的基本特征。
五星标志着澳门是中华人民共和国的领土,海水指澳门位于我国南海珠江口的西部,是个滨海的半岛。
莲花在澳门并非特别著名,但作为澳门的象征却有着特殊的来历。据旧《香山县志》载,“澳门唯一径达前山,南北一沙堤亘其间,径长十里,广五六丈,尽处有山拔起,附萼莲蜷,日莲花山。”澳门半岛原状如莲花,有一沙进形如叶茎,叫莲花茎。沙进两侧海水颜色各异,西边清碧,东边红黄,这片海域名红黑海。沙进南端有座小山,叫莲花山,原来莲花指的是澳门的地形。
花开花落,云卷云飞。经过一百多年的沧桑变化,澳门岛形已有很大的不同。数十年出版的《澳门地理》说澳门半岛“酷肖一小靴,马阁是其尖也”。而前些年,在名作家秦牧的笔下,“大桥连结凼仔岛”,“又把凼仔岛和路环岛沟通起来。这样一个小小的半岛和两个离岛就仿佛像一串冰糖葫芦,或者三个实球似的特别哑铃一般,平卧在湛蓝的海水之上了”(见《东方蒙地卡罗漫记》)。“状如莲花”的澳门地形只留在澳门历史地理的教科书中了。
大桥是澳门腾飞的象征,它沟通历史与现实。澳门原来是由澳门半岛、凼仔岛和路环岛三个岛组成,交通不便,经济发展受到限制。
建成于1974年10月的澳凼大桥,全长3400米,如长虹卧波,一端连着澳门半岛,一端拴住凼仔岛。1994年澳门当局又在澳门半岛的东面修起第二座澳凼大桥,全长4700米,桥面宽15米,四车道。两座现代化的桥使澳门插上了翅膀。
由于狭窄的地理环境制约澳门的发展,从1863年起,澳门不断拓展发展的空间,始终在进行着世界历时最久的填海工程。1923年至1931年,澳门建成了新口岸外港地区,澳门半岛的面积扩展了整整一倍。
二战后,凼仔岛也进行了大规模的填海,将大、小凼仔与路环岛连成一片,面积也扩大了一倍。
澳门行政区的区旗区徽上绿色的背景象征澳门的生命常新,青春永驻;荷花代表着过去的澳门,也象征着朝气勃勃的未来;两座大桥则托出一片崭新的天地。随着回归日近,波光粼粼的大海,是澳门生生不息的永恒动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