余佑学
在我国继续执行扩大内需,增加投资,加快基础设施建设的财政政策,银行采取一切措施,刺激国内需求,加速国民经济增长的大背景下,开拓农村市场又被提到了一个新高度。
国情告诉我们:中国是一个落后的农业大国,农民占了总人口的绝大多数,绝大多数农民的富裕程度只能是相对于温饱问题而言的,他们还依然贫穷,实际购买力有限。农民的消费能力和水平应该定位在温饱线上,超前或者超标准高档次的消费不符合我国农村的绝大多数地方。
开拓农村市场的条件一是要加快水、电、路、通信、广播电视等基础设施建设,为工业品进入农村打开流通渠道。二是要生产出适销对农的产品,万不可一提到拓展农村市场,就一古脑儿地来它个“工业品”下乡。盲目的商品下乡,在农村只会碰鼻子。更不能把城市里的积压商品搬到农村去,或者把城里的生活方式往农民头上套。比如,硬把城里用的淋浴器塞给农民,农民要者绝对不会多。所以说,一“下”字了之的做法,在农村行不通。
农村是个大市场,应该理解为农业人口多,地域广,综合消费农产品、日用品、家用商品数量大,需求广,有潜力可挖。办法是市场围着农民转,常到农家去看看。
常到农家去看看,看农民住在哪里,交通、通信条件是否方便;看农民在干什么,能否帮上什么忙;看农民在想什么,按照他们的需求投其所好,一年分四季,春种秋收冬藏,农民在各季都有不同的需要,应把握季节变换,适时满足农民的需求。
常到农家去看看,多渠道组织一些农用型、实用型的物美优质的商品投放农村市场,肯定会受到农民朋友的欢迎。高档时髦的商品,如空调、大彩电等农民不是不喜欢,关键是买不起,既便是少数农民买得起,也因电压不够,电线老化等原因不敢买。送到乡下的农产品、日用品、家用商品必须是货真价实的好产品,既实惠,又经久耐用,功能简单,便于操作。绝不能用假冒伪劣产品去哄农吭农。
商家欲想占领广大的农村市场,拓宽自己的生存空间,别忘了常到农家去看看,去了解一下农民的真实需求。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