文/苏盛柱
图/梁志军、马比春
你见过这样的小屋吗?
不用砖,不用瓦,透风透亮不漏雨。
我们在耀县照金采风时,见到了大山沟的石板屋,引起我们的兴趣。
照金,距耀县城40多公里,是当年刘志丹创建红26军的地方。这里山高谷深,水清林密。
我们沿着大山深处潺潺的溪水边,来到照金余山村。余山村就座落在这逶迤清澈的溪水两岸的绿树丛中。
余山村的祖祖辈辈人建房,从来不用砖,也不同瓦。我们走进一位姓余的老农家,一栋四间门朝南的石板屋,门外的院子里养着牛和羊。老两口都已七十多岁的高龄,但仍鹤发童颜,已是儿孙满堂。我们认真端详这石板屋的构造,四堵墙以干打垒筑成,房顶用薄石板铺就,一块压一块,呈鱼鳞状,多象条条巨大的鱼在绿浪中游弋。
古板屋最大特点是透风透亮,但不漏雨。夏天又是天然的空调机。余老人告诉我们,从祖上传下来、一代一代都是这样过来的。我们问这些薄石板从何处来?余老人的儿子指着大山说:“这山全是沙岩,只要把山坡扒开就是石头,一层一层把山石撬开就行了。”我们看到他那种坦然自若的神态,有一种说不清的敬佩之情。
照金,是有名的贫困地区。大山里的人们因地制宜,依山依水在这贫瘠的土地上生存、繁衍;一代又一代,顽强不屈。这里的石板屋是他们对生命抗争的创造。
照金,大山里的人们,何时走出大山,何时走出这贫穷的石板屋。
摄影:梁志军马比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