等待处理…

“摩的”师傅

2023年10月07日

在西安交通拥挤、堵车现象严重的今天,摩托以其方便、快捷、价格便宜深受市民的欢迎,出门乘坐摩托已成为许多人的选择。古城街头也出现了一大批开摩托拉客的生意人,人们称他们为“摩的”师傅。风里来,雨里去,他们挣的是血汗钱,以实实在在的劳动拉载着沉重的生活。

下岗了就买辆摩托

5月初的一天晚上12点,记者有事要去东郊洪庆,在堡子村挡了几辆出租,司机都摇头不愿意去。几个“摩的”师傅倒殷勤地要拉记者。记者选择了一个姓李的师傅。他容貌憨厚、身体结实,有一脸络腮胡子。他开车又快又稳,还时不时地和记者聊天。

李师傅今年36岁,他和妻子都在纺织厂工作,去年下了岗。下岗后无所事事,又没有太多的积蓄,就买了辆摩托当起“摩的”师傅。他说,现在开“摩的”的人多,竞争是很激烈的,只有多拉快跑态度和善,才能拉下客。他什么人都敢拉,别人不愿意拉的人他都拉。他说他凭的是诚实的劳动和和善的态度,生意还不错,几千块钱的车钱早已挣回,损失的却是腿,天天骑车,别看他身体强壮,但腿已严重风湿,还患有关节炎。尽管如此,他还是愿意将“摩的”开下去,为了孩子和父母。做为家中的“支柱”,他没有别的选择。

在城里挣钱

最终还要回农村去

冯师傅今年才20出头,但骑摩托却特别老练,完全是一副老师傅的神态。他家在西安一郊县,1990年前来西安打工,什么活都干过,就“摩的”师傅也已干了四年。现在他说他给家里盖起了楼房,自己也结了婚。他将妻子接到城里,租了一间房子,又给妻子在附近饭馆找了一份临时性工作,俩人都成了“城里人”。他和妻子在外打工不但养活了自己,每月还能给家里寄些钱。在他的带动下,他们村已有几个小伙子都买了摩托,来城里拉人挣钱。他说,他现在要赶紧拉人,多挣点钱,马上就要到夏收了,到时他要回家一个月收麦子。他还说,现在趁年轻在城里挣点钱,年龄大了,还是要回到农村干一番事业。

不靠天不靠地要靠自己

5月21日下午,阳光灿烂,在北大街记者准备乘216路中巴去铁三村采访。等了近一个小时,也未见216路车出现,记者便准备坐摩托车,一问到铁三村需要5元钱,记者便说给4元钱,两个小伙不愿意拉。一个开着三轮摩托的师傅过来愿意拉记者。这位吴师傅是个热心肠,上了路便和记者拉起了家常。

吴师傅是个退休工人,他原先是开大车的,退休后,闲不住,便买了辆三轮摩托。吴师傅已到了需要儿女照顾的年龄了,可他却说:“人活着要靠自己,不靠天不靠地不靠儿孙。”吴师傅告诉记者,他拉人不只是为了挣钱,一是呆在家里和那些退休的老同志下棋、打牌、玩鸟笼子没意思;二是开三轮车,眼境开阔,心情舒畅,接触面又广,还可以锻炼锻炼身体。实习记者阎冬

上篇:爱花难养花租盆搬回家
下篇:图片新闻
分享到

© 2023 陕西工人报
制作单位:53BK.com

↑ TOP


http://szb.sxworker.com/Img/1999/6/1999061502-1.jpg
陕西工人报
http://szb.sxworker.com/m/content/1999-06/15/257105.html
陕西工人报电子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