等待处理…

机器抢饭碗麦客要转岗

2023年10月07日

这些年,每到关中三夏大忙之时,甘肃等地的农民便利用与当地麦收的时间差进关中打工,当地有些下岗职工也看上了这个工作加入其中。然而,今年当成千上万名外地麦客再次来到关中,准备在这打工的黄金季节一显身手时,却不由得傻了眼——收割机抢了他们的饭碗。

咸阳、渭南、宝鸡是陕西小麦的主产区,过去每到收获季节,麦浪滚滚,人山人海,银镰起落是常见的景象。如今,“相随晌田去,丁壮在南岗”的景象正在成为历史。

记者近日所过长安、渭南、咸阳等县市,但见田野里收割机从容工作,而麦客们由于无人雇佣,成十上百地在自发劳务市场上闲得发慌。六月五日,记者在通往蒲城的公交车上与十位甘肃镇宁、正宁来的麦客交谈,得知他们从旬邑马栏进陕已六七天,跑了三四个县才挣了几十元钱。

麦客受冷落的原因当然是机器抢了人的饭碗。过去麦客割一亩麦,主家管吃管喝要花三四十元,还是个半截子活。如今机器干也才这么个价,可主家只要用口袋装粮食便行了。加上今夏麦收期间阴雨绵绵,人工收获便仅限于山坡沟洼等地,因而开出的工钱也一落再落,最高的仅十八元,最低的仅八元。麦客辛苦一天仅落个“肚儿圆”。优胜劣汰的法则显得冷酷但又无可奈何。

记者问这些麦客明年还来不来,几位年轻的说再不来了,他们准备学些手艺,在家中找活干,毕竟如今温饱已不成问题。而一位张姓老者则表示还来,因为他两个孩子要上学花费太大,自己除了干农活外又一无所长。

这批麦客在高陵崇皇下车了,他们中的一些人明年也许再不会来了,也许再来时不再是麦客身份。毕竟无技难谋生,一招鲜吃遍天的时代也正在走向过去。转岗、下岗岂只是工人的专利? (郝振宇)

上篇:通过省一级实验室资质复审
下篇:没有了
分享到

© 2023 陕西工人报
制作单位:53BK.com

↑ TOP


http://szb.sxworker.com/Img/1999/6/1999061502-1.jpg
陕西工人报
http://szb.sxworker.com/m/content/1999-06/15/257111.html
陕西工人报电子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