素有“鱼米之乡”美誉的陕南汉中地区确是名不虚传,从宝鸡凤县刚一迈入岭南的汉中地界,便会发现在公路两侧鳞次栉比地排列有难以计数的“鲜鱼店”,现宰现做的鲜鱼令穿梭其间的外来客大饱口福。然而,在你赞叹店家生意火爆、鲜鱼美味可口的同时,却能发现横行于此地的鱼霸们已成为当地的一害。
记者近日因采访多次在这一线小店用餐,发现了这伙鱼霸的一些蛛丝马迹。
据沿线群众反映,汉中地区遍地有水,鱼的价格一般仅有每公斤7元左右。然而从两年前起来了一伙鱼霸,他们低价从汉中市场购鱼,然后以每公斤14元乃至16元的价格强行推销给这些鲜鱼店。若有不从敢从别处进鱼,便招致砸店挨打。如今这伙来自汉中市的鱼霸已扫平了从汉中至留坝以上的沿线“天下”,沿路店家已达到既不敢怒又不敢言的地步。
“那么,你们为什么不报警?”,记者在留坝县马道等处连问数家店主,他们连称没用。他们见四下无人才悄悄告诉记者,这些鱼霸是些“二进宫”的人物,胳膊上刺龙,腰里别刀,黑道红道都有人。每天他们用一辆“汉江”微型车沿线送货,店家不但无人敢从他处进鱼,周围渔民也不敢推销自己的水产了。
6月9日下午,记者行至褒河水库沿线,这里店旁便产鲜鱼,但店家谁也不敢不买鱼霸的账。当与一家名叫“金鑫鲜鱼店”的女老板刚开始交谈时,突然有两辆后带白铁皮箱的摩托车戛然而至,女老板当即吓得闭口不谈。待摩托车走后,却赶忙夸赞鱼霸们的“功德”来,说是过去这一线经常有歹人出没,吃鱼不给钱还动手砸桌凳、打人。自从这些鱼霸出现,虽说鱼价贵了些,但却没有人敢吃饭不给钱捣乱了。除此外再也不敢吭声。
有感于两个骑摩托者的行踪可疑,他们不是鱼霸的爪牙即是知情者。记者驱车赶上去记下了他们的车号:陕D—28749,陕F—18803。 本报记者郝振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