长期的计划经济,使一些国有企业如患疾之病人,需要术精法明的医生来为之医治疾症。邓小平正是这样的“医生”。中国改革开放,政治经济体制的改革,对国有企业的放权,如一剂剂良药给我国的市场增添了活力,为我国的经济增添了财力,为我国走向世界打下了坚实的基础。
在企业改革步步走向深入之时,有些花架子很难对深化企业改革,减人提效起到相辅相成的作用。一些企业单位,不是集中精力把企业搞好搞活,而是把企业的名称一换再换,机构调来整去,可经济效益仍是死水一滩,组织机构只是在圈子里转了一下,产品卖不出去,职工工资仍是欠着。这样的企业,就是把名字起得再响亮,再有气魄,也只能死于华丽的招牌之下。企业是想方设法搞活的,不是换名称换活的。
事实无数次证明,企业要搞好,需要有一个能把顽石变成真金的措施,这个措施来之于深入市场的调查和正确的决策。而要把决策变为现实,则需要有眼光,团结坚定无私的领导集体和能适应市场转换和竞争能力的高素质的职工队伍,而决不是靠一些花架子就能实现的。
(李秦川)