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报讯 行车途中,车速过快,乘客被摔倒,司乘人员照常行驶;跌倒的人将一乘客踩疼,乘客要求减速,司乘人员我行我素。这是记者乘坐506路中巴车时经常碰到的现象。
6月17日下午约3时40分,记者乘坐车号为陕AC3749的506路车,车未停稳,售票员猛地拽,记者的胳膊被车门边的铁片划伤。同车被踩疼的女士要求司机减速行驶遭拒绝,无奈中途下车。司乘竟相约,今后不准该女士乘车。同是506路,一天早晨,一老者被售票员拉上车,风驰电掣中,坐在发动机盖上的老人一头栽倒在司机脚下,头险些碰上前窗玻璃。
据一些常坐506路中巴车的人士讲,车出起点慢悠悠,似蜗牛爬行,车等客满。中间段,一路狂奔,形同赛马。乘客在车内“荡秋千”,售票员视而不见,反而责怪乘客大呼小叫。要求减速行驶的乘客常常被一顿抢白呛得无法开口,司乘口称要签路单,时间一错过,公司要罚款,但当一乘客反问,签上了单,途中出了事故谁负责,司乘无人开口。
实习记者赵阳