朱向东
报载,被朱镕基总理称为“扭亏能手”的企业家邯郸钢铁集团总裁刘汉章的办公室只有12平方米大小,而且办公室所在的楼房还是一栋有45年历史的危房改造楼。许多人曾经劝说让刘总换一间条件好的,他却执意不肯换。他说:“办公室再大也不出钢”。
邯钢集团并不困难,而且算得上是一家效益较好的国有大型企业。年获利能力连续多年名列全国冶金行业前茅。邯钢集团雄厚的经济实力和刘总12平方米大小的办公室,确实是个很鲜明的对比,难免让人感到刘总太有点儿“吝啬”了。其实,刘总这是在用自己的行动告诉人们怎样搞好国有企业:节衣缩食,自我积累,把好钢用在刀刃上。
看看刘总的办公室,我们有些厂长、经理确实应该感到不好意思。时下有些企业有了一点积累后,不是积极地在技术改造和设备更新方面大量投入,而是先把厂长、经理坐的、住的、用的装备一新。还有一些亏损企业本来资金就非常紧缺,却把大量的资金用在了非生产性建设方面。某些企业曾经红火了一阵子,后来便慢慢地垮了。一些下岗职工气愤地说:“办公楼第一流,车间楼算个屁。这样的企业不垮台才怪呢!”
随着市场经济的深入发展,今后政府投资要逐步退出一般性竞争领域,同时由于各级财政都十分困难,国家已不可能再对一般企业大量投资了。因而企业要发展壮大只有靠走自我积累的发展路子了。在这种情况下,企业更要注重节衣缩食,把好钢用在刀刃上。邯钢集团刘总的做法,确实值得更多的企业厂长、经理好好学学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