文/国良
简简单单一句“告别三峡游”,火爆了九七年,却骤然黯淡了九八年。直到此时,靠经营三峡旅游吃饭的各旅行社、游船公司和景点,才在“山穷水尽”的无奈中慢慢醒豁,“告别三峡游”把重庆旅游业整惨了。
一业内人士回忆说:1997年的重庆旅游业堪称风风火火闹九州,只要有旅行社的地方就一定能看到“告别三峡游”的招徕广告,150家旅行社的营业收入总额达70869万元,其中三峡接待国内外游客量达250万人。然而,极热似乎预示着极冷的“光临”,一俟大江截流结束,游客量遂锐减。去年,重庆一批旅行社到北方促销,竟有业内人士提出令人哭笑不得的问题:还看不看得到三峡?足见“告别三峡游”遗害之深。当然,锐减的客观原因还有:东南亚金融危机的影响;三峡游客量回升时,长江又遭遇百年未遇的洪灾,断航近3月;下半年国务院又颁布了禁止公费到全国12个风景名胜区开会和旅游的禁令,长江三峡作为国家旅游局评定的“旅游胜地四十佳”之首,自然受影响不小。
三峡旅游真的已对游客说告别?答案当然是否定的。
让我们先来看看三峡工程对三峡景观有多大影响。大江截流后,坝区水位仅提高4米左右,根本就危及不了600多公里纵深库区的旅游景点。即使三峡工程建成,受淹没影响的旅游景点总共也只有39处,仅占库区旅游景点的13%,相反,一个本身极具旅游价值的巨型水库随之诞生——长650公里,淹没面积632平方公里。水位提升出现6湖10岛,将构成高峡出平湖的壮观景观。三峡腹在大批“养在深闺入未识”的景观,也因支流可进入度的提高而使其开发成为现实。潜在的价值将超出人们的想象。
值得欣慰的是:旅游业已被重庆列为新发展的支柱产业。如今,针对“告别三峡游”的宣传误导展开了大规模的“纠偏”。中国三峡国际旅游节便是有目的地发动的一次反宣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