文/程海涛
不知从何时起,盗版光盘已经成为我们生活中的一部分。环顾四周,很少有谁家里没有盗版光盘的。
在讲究著作权,提倡保护知识产权的今天,为什么会出现这样的怪现象呢?很值得人们深思。
大家都有这样的经历:买一本盗版书,会耿耿于怀;但买一盘盗版光盘,则会喜上眉梢。明知是盗版而买,而且千方百计打听哪里有盗版光盘,甚至拷贝起来供自己使用,这样做和小偷没什么两样却几乎没有耻辱感。真令人奇怪。难道鲁迅所描写的那种认为“窃书者不算偷”的孔乙己又在当今复活了吗?据有关方面统计,认为盗版可耻的人,不到5%。
我们看电视新闻常常看见成千上万的走私盗版光盘被查获,压路机将上百万盘盗版光盘压得粉碎,但是,盗片光盘的价格丝毫没有受到影响,依然是那么便宜,那么诱人。如此低的价格,经营盗版光盘的商人也依然有利可图,这说明,光盘的成本是十分低廉的。
据说,一本书出来后,给作者的稿费不超过15%,纸张、印刷、流通等成本占其价格的大部分。一盘光盘,可以容纳上百本书,其成本却不到2元;一部电影拷贝的成本要上万元,而制作成光盘不过4元左右;用软盘拷贝的成本是每兆字节几元,用CD—R则是每兆字节几分钱……随着存储技术和压缩技术的发展,这种倾向还会呈几何指数增长。
在新的技术面前,必然导致道德观的转换,提出新的伦理学。
95%的人心安理得地使用盗版光盘,难道我们已经进入了一个道德大崩溃的时代?这个问题一经提出马上就会发现,它是站不住脚的,因为绝大多数使用盗版光盘的人不会到书店里去偷书。
为什么要用盗版光盘?这个原因很复杂,笔者三言两语也难讲得清楚。但,商家从中可以看到的应该是一线商机:很短的时间里我国VCD机就超过5000台,已经远远超过了原先大量存在的收音机的拥有量,其最主要的因素就是……盗版光盘大量存在降低了软硬件的总和价格。一些人甚至还依据盗片光盘的数量来预测VCD的命运。
联想集团从中受到启发,将计算机软件捆绑起来以极便宜的价格与计算机一起向用户出售,致使联想的销量大增,一跃而成为1998年我国电子工业百强的龙头老大。
看来,商人应该做的就是,在任何众说纷纭的事情中都能捕捉商机、发现商机和利用商机。这,就是盗版光盘给厂商的启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