等待处理…

台车“专家”彭代良

2023年10月07日

“当工人要当最优秀的。”彭代良从参加工作开始就不断实践着自己的这一追求。

彭代良是从四川中江顶替父亲,来到铁一局五处的。那是1981年,他19岁。

1984年处里引进了国外先进开挖设备三臂台车在宝成线琵琶崖隧道施工,他被委任为台车班班长。

他仅有初中文化程度,为尽快掌握先进设备技术,他放弃了所有休息时间。啃书本、拜师傅,在实践中钻研,很快成为一名技术娴熟的台车操作手,创造了月双线成洞273米的当时全国纪录。

1994年底,彭代良带领伙伴从嘉陵江畔来到莽莽秦岭深处,参加西康铁路秦岭隧道建设。铁道部为秦岭隧道配备了大型的进口门式台车。彭代良虚心向外国专家学习,1996年3月份正式上机操作,6月份就创造了月掘进402米的全国最高纪录,外国专家伸出大拇指称他是了不起的人。他与工程技术人员携手攻关,经过360多次的实验,总结出了最佳布眼方案和操作工艺,使钻爆时间从4小时降到2小时50分,日进尺由一天4米上升到12米,最高达到17.5米。1997年4月又创造了月掘进456米的国内国际纪录。

门式台车在秦岭隧道只有一台,出现故障,就要请外国专家来修理。彭代良想,现在设备在保修期内,请外国人来修,保修期过了,出了故障怎么办?他暗下决心:一定要掌握修理技术!外国人修理台车时,他认真学习,仔细琢磨。对那些外国人认为是技术保密的关键部位他总是不动声色地在旁边偷偷看,默默记。外国专家修好后的部件,他等人家走了又拆下来重新组装,一次又一次,不知有多少个不眠之夜。他不但掌握了台车内部结构,而且还掌握了维修技术。1997年6月,小彭积劳成疾,患颈椎盘突出和腰椎盘错位住进医院。就在这时,台车出了故障,一连几天修不好,急坏了领导和同志们,他知道后,不顾医生的劝阻,忍着剧烈的疼痛回到工地参加抢修,很快将台车修好,为提前贯通秦岭Ⅱ线隧道赢得了时间。当上级要求秦岭公司进入I线施工时,庞大的台车不能转弯,要从Ⅱ线4米多宽的导坑进入I线,必须打300米的转弯半径才能实现。工期不等人。彭代良又开始琢磨。在机械技术人员的指导下,他对台车后转进行改制,只需打8米的转弯半径,就实现了从Ⅱ线进入I线施工,被工友们亲切地称为台车专家。 (李满然)⑧

上篇:看不见电线的街道
下篇:没有了
分享到

© 2023 陕西工人报
制作单位:53BK.com

↑ TOP


http://szb.sxworker.com/Img/1999/7/1999070701-1.jpg
陕西工人报
http://szb.sxworker.com/m/content/1999-07/07/257765.html
陕西工人报电子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