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二斤四两每斤九元,共廿十一元陆角。”西安炭市街东前某号海林水产部门前,只见一个约40岁左右的瘦小男子身穿白大褂,头戴卫生帽,用手从玻璃缸内抓出一把黄鳝掂了掂对顾客说道。中年顾客边付钱边笑道:“少一我可要你赔十噢!”“错不了”瘦店主自信地说道。记者好不容易排到柜台前,闲聊中,店主告诉笔者,他姓王,37岁,东郊某国棉厂下岗职工,做水产生意已有5年了。说起下岗,他淡淡地说,炭市街有许多个体户都和他有类似的经历,不过,那已是很遥远的事情了。
王师傅告诉记者,1993年下岗那阵子,他苦闷至极,整天把自己关在房中,还怕见人。下岗时,女儿刚上小学一年级,妻子单位效益也不好,他简直不知该怎么做。经过两个月的苦苦挣扎,终于走出了家门。说起卖水产,王师傅说这纯属偶然。“做生意肯定要赚钱,昧心钱万万不能赚。我的顾客大都是回头客,一是咱的水产鲜活,价钱也适中。二是咱从不在秤上亏人。”当记者问他刚才那“二斤四两”没用秤称,顾客怎么也不要求时,王师傅笑道,那是老熟人,那一把足有三斤。
采访结束时,王师傅让记者给下岗的兄弟姐妹捎句话:下岗不可怕,只怕自己吓倒了自己,只要舍得“脸面”,到处都可找到饭碗。
实习记者赵阳