等待处理…

在24含织布机前,史小娟往来巡回,仿佛上足了发条的钟表,不停走着,月月趟额完成生产任务,厂里的姐妹们亲昵地称她是……

布栅弄档里的“奔驰”

2023年10月07日

1988年,年方17岁的史小娟招工进入了陕棉八厂,这位老纺织工人的后代怀着极大的工作热情,当上了织袜车间的值车工。四年后,由于企业调整产品结构,织袜车间部分停产,史小娟被转岗到织造车间,干起了白布丙班的值车工。

由于新岗位劳动强度大,史小娟和一同转岗重新就业的其他职工一样,担心操作技术跟不上,无法完成生产任务,从而陷入了深深的迷茫。在厂里开展的一系列教育和培训活动中,史小娟经过反复思考,最后清醒地认识到,在市场经济条件下,职工个人的命运同企业的经营息息相关。调整产品结啕,是企业生存和发展的需要,职工下岗、转岗就是服从企业大局。作为一名职工,不论干什么工作都要爱岗敬业。为了熟练掌握新的操作技能,尽快适应新的生产岗位,小史拿出了一股不服输的“牛劲”,全身心地投入了学习之中,学摆纬、学接头、学巡回、学质量评分标准、学识别疵点要领。回到家里,母亲为她看孩子,丈夫操持家务,父亲站在旁边为她掐表计数,床上、地上、沙发上、阳台上,到处都有她撒落下的纱线结头。功夫不负有心人,史小娟的操作技术很快达到了优一级,顶岗当月就按计划完成了生产任务。

小史家也有困难,但她能全力克服。孩子太小,父母替她接送上托儿所;孩子有病,她含泪交给丈夫料理。自己生病,她也是利用业余时间上医院,一边吃药打针,一边坚守工作岗位。有人说她“傻”,她说:“我并不傻,只是我认为:人贵在有责任心。”正是凭着质朴而又执着的责任心,在24台织布机前,她往来巡回,仿佛上足了发条的钟表,不停地走着,月月超额完成生产任务,厂里的姐妹们亲昵地称她是布机弄档里的“奔驰”。

从1993年到1998年,史小娟连续六年被厂里评为“先进生产者”,去年又被厂里树立为“生产标兵”。今年5月,史小娟创出了产量14065米、超产730米、质量全月无疵布的优异成绩,并刷新了陕棉八厂白布值车工万米无疵布的历史最高纪录。6月10日,厂劳动竞赛委员会作出了授予史小娟同志“质量明星”称号的决定,并给她发了800元奖金。厂工会主席张晓光告诉记者:“我们要在全厂职工中掀起学习史小娟的热潮,使企业涌现出更多的产量明星、操作明星、节约明星、革新明星,从而打好纺织行业的攻坚战。”

本报记者田勇刚

题图摄影:贾旺民

上篇:工会是俺的知心人编辑同志:
下篇:徒步环行祖国
分享到

© 2023 陕西工人报
制作单位:53BK.com

↑ TOP


http://szb.sxworker.com/Img/1999/7/1999071302-1.jpg
陕西工人报
http://szb.sxworker.com/m/content/1999-07/13/257938.html
陕西工人报电子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