赵阳
“买份报吧,晚报、华商报……”这叫卖声出自一个十二三岁的少年之口,那天既非星期天又非节假日,这个少年却在北大街天桥附近卖报。他肩背一个大书包,眉宇间露出一丝稚气。买报纸的不多,笔者问:“怎么不去上学?”小男孩未答话却立刻走掉了。旁边一个卖花的小姑娘说,这个男孩原来也卖花,因一天卖不了几个钱,又改成卖报。
小小年纪便在街头谋生,据说,这孩子的父母在暗中遥控。笔者暗想,倘若生活困苦,身为父母理应勇挑生活重担,而不应让一个花季少年充当报童,毕竟孩子有受教育的权力。一朋友说,他曾让一个报童读报纸上的字,孩子认不全又不愿听别人教诲,只说卖报能挣钱。当告诉孩子要好好学习时,孩子却说,他父母说了,读书不如挣钱快,不让他继续上学,他野惯了,也不想再进校园。
孩子是祖国的未来,教育乃兴国之本。孩子辍学做生意,看似家事,实是国事,它关系到一个国家的未来,尽管国家不断加大对教育的投入,而一些人在思想上还未形成对教育问题的高度重视,只从自己的小利益出发,考虑自己的得失,对有关教育的法律、法规充耳不闻。看来,只有清除某些人重物质利益,轻文化素质的错误思想,类似报童的现象才会消失,才能真正实现提高国民文化教育素质的既定目标。但,这需要社会各界的不懈努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