今年,从各高校反馈的信息看,考研究生又一次成为热潮。西北农业大学硕士生招考,录取报名率达1:14,博士生1:10。在考研热的背后,又蕴藏着许多问题,引人深思。
一位才上大学二年级的学生已着手准备报考农业经济专业研究生。他说,他曾随同学参加过几次大型人才交流会,农业院校的学生似乎不受欢迎,一些单位打出了非研究生不要的招牌,为前途着想,他预备考研。经贸学院的一位教师说,他任课的班上,一半以上的学生预备考研,学生有上进心他很高兴,可课堂上总有一些学生在点完名后溜走,这是对教师劳动的极端不尊重。
西北农大人文学院党总支书记牛鸿泰对记者说,这几年农业院校学生分配去向不太好,就业压力增大,很多学生分配时不愿去企业,怕遭遇未工作就下岗的结局。在这种情况下,本科生为缓解就业压力,提高自身价值,纷纷考研。另外,研究生毕业后待遇较高,基本上能进入条件好的事业单位,相对稳定。即使机构改革分流,因学历较高也不会受多大冲击。而现在社会上普遍崇尚有知识、有能力的人,高学历成为招聘的亮点。
据悉,今年研究生招考,部分科目实行全国统考,某种程度上难度增大。牛书记说,因为今年报考的人数激增,竞争激烈,学生思想波动大,他所在的学校,学生思想政治工作强度加大。一些学生不守纪律,不安心学习,一心想考研,结果几门功课不及格,辅导员数次批评教育,成效不大。作为主管学生工作的院领导,他希望学生能摆正考研与学习的关系。
本报记者赵阳