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报讯 近日,各民办高校再掀招生热潮,纷纷以各种方式集纳贤才,面对一轮轮宣传热潮,考生、家长既喜又忧。
民办院校的招生宣传风风火火。据悉,几家颇有实力的院校广告费用均在百万元左右。上街一看,处处有招生横幅飘扬,甚至公共汽车上都有招生广告。晚上打开电视,黄金时段,你方唱罢,我又上。纪录片的带子放了又放,每个学校都美似花园,环境令人陶醉。各家师资力量雄厚,你有教授,我有博士。让过来人恨不能再上一次大学。电视上有影,广播上有声,每个学校都派出了阵容强大的招生团四处宣传。在校生的家乡成了一些学校的招生根据地。校方以每吸收一名学生提成200—300元或减免下学年学费为优惠条件。
截止目前,全国仅有一家国有院校在媒体上公开亮相,全方位宣传、推销自己,吸引优秀考生。别的院校似乎还存有“皇帝女儿不愁嫁”的老思想。而极个别民办院校在宣传上过度夸张,宣扬名不符实,影响了民办院校声誉。去年,就曾有一些学生被几家民办院校广告所吸引,报名上学,结果发现并不是宣传的那么好,后悔不迭。
今夏,面对沸沸扬扬的广告宣传,考生你要擦亮眼睛。
本报记者 赵阳