据专家分析,导致我国目前就业窘态的主要原因在于劳动力素质与岗位准入的结构性矛盾。随着技术进步,产业结构升级及优胜劣汰的市场机制的建立与完善,使得就业结构发生了根本性的转变,表现为一方面是大量的人下岗、待业,找不到工作,或有失业危机。前几年还是“香饽饽”的本科生现也“滞销”,穷喊“就业难”。另一方面,又有大量的工作没有合适的人去做,特别是一些高科技企业及新兴行业却苦于人才难觅。
要调和“劳动者素质”与“岗位准入”之间的矛盾,对劳动者来说,唯有加强学习,更新知识和观念,提高自身素质,并居安思危,增强不同岗位的适应能力和意识。对于目前还未充分就业的劳动者,不能再抱有什么幻想,坐等新岗位送上门来,更不能消沉、浮躁,丧失斗志,而应积极进取,参加上岗再培训,掌握新技能,学习新知识,以适应新岗位的需要。
知识经济时代要求每位劳动者终身学习才能应付时代的挑战。学习被誉为“通向21世纪的护照”。艺多不压人,尽管我国未来的就业形势仍然严峻,但知识型劳动者必将在未来就业和再就业的竞争中处于绝对的有利地位,只有那些知识老化,不思进取,无技无能或技能单一的劳动者,才空叹就业之难,难于上青天。 (王宪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