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报讯 我省在深化国企改革中积极稳妥地实施大集团、大公司战略,着力培育一批在国内外市场上有较强竞争力的“航空母舰”,现已取得明显成效。今年上半年,全省国有工业企业持续亏损的势头已经得到遏制,亏损企业的亏损额同比减少3.6亿元,盈利企业实现利润9.77亿元。
陕西的国有企业特别是大中型企业,绝大多数都是在计划经济时期建成的,结构不合理,历史包袱重。为解决这批企业面临的突出问题,省委、省政府把改革、改组、改造和加强管理紧密结合起来,围绕改革中的重点、难点问题,采取了一系列措施进行突破。首先是由点到面推行现代企业制度。省上选择了50户企业进行试点,加上地市和有关部委确定的试点企业,共达198户。在试点中着力解决理顺产权关系、建立法人治理结构、增资减债、分流富余人员和分离办社会职能等长期困扰企业发展的问题。据对省级50户试点企业统计,70%的企业实现了生产效益同步增长,75%的企业实现了投资主体多元化,增加资本金投入16亿多元。其次是集中力量扶持优势企业发展。按照企业规模、经营状况及在行业中的排位,首批确定了50户优势企业,去年又增加到60户,其资产总量、销售收入、实现利税、出口创汇分别占到全省国有企业的70%、60%、50%和50%以上。为促进优势企业发展,省政府确定从支持增补生产经营资金、增加技术进步投入、优先进行股份制改造等9个方面进行支持。现已有33户企业发展成集团,拥有子公司195个;有11户企业进入了国家重点扶持的520户企业行列。黄河工程机械集团公司为扩大名牌产品规模,先后兼并了4户亏损企业,其中2户已扭亏为盈。为了进一步提高“航空母舰”型企业的素质和规模,省上还围绕电力设备、工程机械等骨干产品,实施了42项重点技改项目,总投资84亿元。随着国有大中型企业管理水平、技术装备和产品开发能力的提高,去年一年就开发新产品1100项,创造产值160多亿元;培育名牌产品210个,当年销售收入达到242.3亿元。
本报记者明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