全面推行厂务公开是坚持和完善以职工代表大会为基本形式的民主管理、民主监督制度的有效形式,也是企业健康、持续发展的根本保证。多年来,宝鸡桥梁厂始终把集体议事、民主管理、科学决策作为依靠职工办好企业的根本原则,坚持做到在生产经营上让职工知情,在企业管理上请职工参与,在重大决策上听职工说话,在实际运作中保职工监督,形成了全厂上下一盘棋,干群团结齐努力、双文明建设协调发展的良好态势,取得了连续20年无亏损,国有资产不断扩大的骄人业绩。目前工厂拥有总资产近9亿元,相当于国家当年建厂投资的40倍。1998年实际销售收入58000万元,利润4200万元,分别比1978年增长19倍和59倍,该厂先后获得了“全国工业企业综合评价最优500家”、“全国思想政治工作优秀企业”、“全国模范职工之家”、等殊荣。工厂领导班子连续4年被中国铁路总公司党委评为“好班子”。
通过多年的探索,这个厂深刻地体会到,坚持厂务公开,保证民主管理,落实“依靠”方针,是企业健康、持续、快速发展的有效途径,他们的主要做法是突出一个“情”字,强化一个“保”字。
解放思想拿出真情是推进厂务公开保证民主管理的前提
实行厂务公开制度,坚持民主管理,要害是公开,关键是真实,实质是监督。而要保证三位一体,协调运作,核心在于企业领导干部思想解放、认识到位、真心实意、襟怀坦白。这不但是职工群众十分关切的问题,也是能否保证民主管理顺利推行的前提。这些认识与体会都是在实践中取得的。
一是在学习中提高认识。江泽民同志要求领导干部要“讲学习、讲政治、讲正气。”多年来,他们通过各种学习形式,把认真学习邓小平理论、党的全心全意依靠工人阶级的方针、政策、《职工代表大会条例》、《劳动法》、《工会法》及中央领导的重要指示精神,作为提高认识,指导行动的重要一环,从理论的高度和现实意义上加深理解,并对照实践进行检查,看看认识上是否到位,做法上是否遵守,行动上是否合拍。在思想上彻底扭转“厂务公开,扰乱管理”的偏见,消除“民主议事,工作难干”的想法。同时,在定期听取群众工作汇报、职工意见反馈及党政工团联席会上,及时交换意见,沟通思想,改进工作方法。
二是在事实中强化认识。为了不断增强领导干部厂务公开、民主管理的意识和自觉性,他们在抓理论学习的基础上,用现实中正反两方面的事例抓好领导干部的教育。通过专题会议,观看电教片、座谈、研讨会等形式,使大家在正反两方面的对比中,自我体会,自我认识,自我提高。铁的事实使工厂领导深刻认识到,实行厂务公开,坚持民主管理,是领导干部与职工群众相互理解、相互支持、相互监督、相互关心、相互促进的重要途径。只有拿出真情,付出真心,扎实真干,才能真正相信职工,职工也才能竭尽全力,无私奉献。
三是在总结中升华认识。该厂利用理论研讨、专题座谈等形式,总结工厂多年来加强民主管理的经验教训,使企业两级班子成员明确理解了中央在新的历史时期推行厂务公开制度的重要意义、内容任务、目标要求,它不但为该厂深化民主管理内容,拓宽民主管理渠道,保证企业全面发展提供了依据,也为保障职工的民主权利奠定了思想和法规基础。为此,他们在广泛听取各层人士意见的基础上,研究制定了《宝鸡桥梁厂厂务公开实施办法》,从而为该厂的厂务公开、民主管理工作再上新台阶提供了有力的保障。
解开疑点明白实情是推进厂务公开保证民主管理的关键
领导干部清正廉洁情况、是职工议论的焦点,也是内心的疑点。只有向职工公开实情,解开疑点,才能与职工融洽感情,增强凝聚力和号召力。
第一,业务招待费公开,把住“盘子关”。多年来,在业务招待费的使用上,该厂按照“必须、适度、有效”的原则办事,并坚持半年向职代会报告招待费使用情况,接受职工代表的监督和评议,做到公开透明,保证了招待费的合理开销。
第二,领导干部住房和交通工具使用情况公开,把住“特权关”。对于领导干部的住房,厂里执行职代会的决议,实行厂级领导干部三室二厅、中层领导干部二室二厅的住房规定。并进行定期摸底调查、登记上报,实行公开。多年来,没有超标准住房的现象发生。在工厂领导用车上,没有因个人原因私自用车的现象。至今工厂领导仍然用的是七十年代的木制桌椅,技术部门安上了空调,工厂领导仍然使用的是电风扇。
第三,工资奖金分配公开,把住“票子关”。工厂领导的工资基数和奖金系数,同全厂职工一样,都是在1993年实行岗位技能工资制时确定、并经职代会审议通过的。奖金的发放,按月对照个人经济责任制考核,做到公开透明。任何人有疑虑,均可随时到劳资处查询。同时,对于工厂领导的收入,定期统计上报。
第四,大宗物资采购公开、透明,把住“权力关”。多年来,该厂在坚持对采购工作的监督、检查、审计的同时,从今年开始,又采取了三大举措:一是在购买总额达360余万元的汽车上实行公开招投标的办法;二是在职工住宅建设上公开招标,全面考察,优中选优;三是在11项总额达2000余万元的大宗物资采购上公开招标,并制定了《宝鸡桥梁厂物资采购暂行管理办法》,成立了招投标领导小组,既保证了物资采购的质量,又有效地降低了成本。仅11项大宗物资采购就平均降低成本100余万元。 (下转二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