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漯(河)驻(马店)高速公路三标B段工地上,有一位头戴草帽、脸色黝黑的老人,他就是铁二十局二处退休副处长谭汉祥。
谭汉祥今年64岁,1965年调到铁二十局二处后,先后参加过成昆铁路、襄渝铁路、青藏铁路、罕东铁路、上海莘松高速公路和312国道改线工程。1995年作为副处长的他退休后没有闲置在家,而是退休不退岗,负责建成6栋家属楼,并自行设计改造了招待所、会议室和试验楼。去年底,当他了解到漯驻点上技术人员大多是新近分配的学员、技术力量薄弱时,他不顾年迈体弱欣然接受了项目经理的邀请,“出山”来到漯驻工点上。在工地上他从不摆副处长的架子,不在项目部住,而是以一名普通职工的身份吃住在工地上,每天顶着烈日、冒着酷暑,准时到工地上严把质量、督促进度。他凭着多年的施工经验,自行设计了张拉台车、张拉台座和模板梁、模板柱。
谭汉祥不仅是个“小诸葛”,而且还是个“黑包公”。为了保证质量,漯驻高速公路实行施工全过程旁站制,在每道工序施工的全过程,他都要站在旁边监督,一次他看了看一片刚打出来的盖梁时,就说此梁尺寸不规范,让技术人员量了量,结果偏差仅14毫米,职工们不解的问:“仅仅相差14毫米你也能看出来。”谭汉祥说,作为技术员,就是要“眼勤、嘴勤、腿勤”,要多钻研,多跑工地,脸不晒黑学不到东西,要严格把握住工程质量,工程质量重于泰山。
谭汉祥更是个“拚命三郎”。6月21日,他为了搞试验前的准备工作,冒雨前行,由于雨大路滑,车滑到沟边,差一点翻了过去。他一心想着工作,就冒着大雨,踏着泥泞道路走回项目部投人工作,他说那次事故至今未告诉老伴,如果老伴知道后,绝对不会让他出来工作。
自退休后,有的老板请他去当技术主管,有的请他当监理,他都一一拒绝,老伴劝他说:“跑了一辈子,也该享享天伦之乐了”。他说:“我还要跑,为二处跑,直到跑不动为止。”别人问他图个啥时,他说:“为了二处,我从年轻干到年老,现在对二处挺有感情的。”(赵冬生赵英芳)