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报讯 近日,渭南市统筹办在省第四建筑工程公司进行离退休基金社会化发放调查时,发现一件怪事:该公司利用已去世的48名离退休人员名额套领21个月养老金63万元。此事在当地造成了极坏的社会影响。
省四建公司离退休人员养老金原由渭南市临渭区统筹办经管,1996年元月移交渭南市统筹办。在移交过程中省四建公司未将已去世的48名退休人员销号,市统筹办于1997年9月起按其移交的名额发放养老金。不久前,渭南市统筹办为摸底核实人数,逐人发放养老金,发现省四建公司从1997年9月至今年5月套领养老金63万元,还有12名退休人员的情况尚未查明。
这些多领的养老金去哪儿呢?渭南市统筹办刘副主任告诉记者:这些钱省四建公司没有个人挪用,而是用于支付退休人员和内退人员的医疗费、报刊费和降温费等不属于养老统筹的部分。该公司套领的63万元,也将作为公司欠缴的养老保险金追回。这位负责人同时指出,省四建公司目前尚欠缴养老保险金570多万元,但市统筹办还是想办法每月按时足额发放养老金。省四建公司作为社保受益大户,市统筹办每月需拨给22万余元。他们这样做,有点太说不过去了,也在社会上造成了很坏影响。
本报记者焦晓宁
短评
大干世界,无奇不有然而,发生在渭南的这起以吃死人空领方式,虚报冒领养老金的事件,让人感到惊奇钧同时,又多了几份沉重和愤懑。
作为一家目前尚欠缴巨额养老保险金,且每月仍能按时足额领取20多万元养老金的社保受益大户,省建四公司非但不领情,反而能让死人“复活”,让死人为活人“服务”,如此“本事”让人唏嘘不已
这套把戏真真确确地坑害了国家和需要保障的广大职工,有悖于设立社会保障体系的宗旨
养老保险金,可谓离退休职工的活命钱,它体现着政府和社会的关爱,担当着稳定的重任。任何对它的想入非非,无疑都是犯罪,省建四公司虚报冒领的时间之长,数额之大,绝非工作移交时的“粗心”所能搪塞,它再一次警示人们:增强人们社会保险法制意识。查找漏洞,树立全局观念,牢牢地管好用好离退休职工的活命钱,已到了刻不容缓的时候了